某污水处理厂通风除臭优化方案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大量污水处理厂随之建设并投入使用,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部分有害气体,污染周边环境空气。为了提高厂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水平,需要对臭气进行处理,但是现有方法往往需要独立设置除臭单元,成本高昂,运行管理难度大。本文针对重庆某AAO工艺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应用一种将工艺空间的除臭通风系统与生化鼓风曝气系统进行衔接的协同除臭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利用臭气代替空气进行曝气,同时利用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去除臭气。应用该方案不用设置独立的除臭设施,可以降低污水厂初始投资,节省土地资源与运行费用。由于曝气风量较原除臭设计风量偏小,且会随污水处理情况而变动,需要降低除臭风量使其与曝气风量相匹配,才能保证污水处理工艺正常运作。本研究的任务是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该方案的除臭管网系统,并对原有几个工艺结构末端集气装置进行优化改造使之适配新的除臭系统。本文首先介绍该污水厂的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引出包括提升泵房与粗格栅间、污泥脱水机房、初沉池等工艺构筑物在除臭系统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对应新型协同除臭管网系统的可行改造方案。针对提升泵房与粗格栅间区域,本文提出了从源头切断臭气,阻止逸散,将臭气管道风口设置在污水液面靠近处等措施。新隔绝方案投入使用后,除臭设计风量从3344m3/h降至902.5 m3/h,且运行状况良好。针对初沉池,本文对比了当前国内主要的初沉池设计方案,提出一种拆除反吊膜,大幅降低除臭空间体积的新型加盖方案。应用该新型方案,原设计除臭风量8999m3/h预计可降至3724 m3/h即可产生池内微负压环境,更适配曝气风量的要求。针对污泥脱水机房,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地检测分析,提出一种空气幕隔绝臭气方案,该方案利用风机产生空气幕,设计风量从8424 m3/h大幅降至950.4m3/h,并达到隔绝臭气且不影响工人操作的目的。为了验证空气幕对臭气的隔绝效果,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基础,根据相似模型原则缩小几何尺寸,并以CO2为示踪气体,搭建了与该实际工程系统对应的臭气散发模型,得到了控制臭气不逸散的最低隔绝风速,以及对应不同风量情况下的臭气去除效率。利用ICEM绘制网格,建立简化臭气通风模型,并调节臭气吸风口位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模拟运算,判断抽吸风口位置对于气流组织的影响程度。为方便施工与运行管理,提出了以成品空气幕风机取代实验中一体式空气幕,工人操作面以外采用透明磁吸垂帘隔绝臭气的实施方案,现场实际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方案对于臭气隔绝效果达到了设计目标。上述三个产臭末端经过改造后除臭风量均大幅降低,达到了与曝气风量相匹配的改造目的。以该工程为例,采用本文所述加盖收集方式及臭气处理工艺,可降低加盖除臭项目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减少运行成本约50万元/年。为分析臭气协同曝气除臭管网的技术可行性,对该管网系统进行改造设计,通过管网自平衡优化分析与计算,该管网在曝气风量合理波动范围内,各支路均满足除臭设计最低风量要求。本文以改造后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协同曝气进气浓度与曝气池液面散排气体浓度进行对比,污染物去除情况良好,且改造前后对于曝气池水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论说明该臭气协同曝气除臭技术方案值得其余污水处理厂借鉴与推广。
其他文献
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是展现学生才思与才情的"舞台"。然而,这个舞台却在日渐萎缩,失去它的光华。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精神风貌,看不到他们的思想火花。有时候,冷静地看高考的议论文写作就像是曹操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高考作文满分60分,占整张考卷的40%,这个分数不能说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说学生不重视议论文写作,但是,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不见提高呢?这个问题值
期刊
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市场需要,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将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集合成一体。但由于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取消了联轴器,电机轴直接驱动传动系统,在提高功率密度节省空间的同时,会引起轴系扭振,并且使得减速器受到的冲击更大,带来的振动噪声也相对更加严重。本文以某型电动汽车集成式电驱动总成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动态电机、电机控制以及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啮合阻尼和齿侧间隙等影
全世界有机磷阻燃剂(Organic 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OPFRs)的消耗量逐年递增,其作为添加剂结合在各类材料中以增强材料的耐燃性。在挥发、淋溶以及磨损等作用下,OPFRs容易从材料里释放到环境中。近年来,通过工业点源、城市面源以及大气沉降等途径,OPFRs大量进入水体,给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考察OPFRs在水体中的去除技术及其迁移转化
“特色衰微”的现象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仅仅针对形式的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色衰微的问题,只有深入认识地域城市形态的特征与成因,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城市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发展。城市形态基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对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形态基因研究旨在揭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遗传因子”,为在全球化语境下,传承与发展地域特色提供参考。有鉴于此,文章以揭示城市空间形态基因为目的,结合ARG
钢板组合剪力墙是可以在工厂完成部分制作的结构形式,因为这个特点近年来在装配式结构工程中得以应用。为了降低钢板组合剪力墙普遍存在的冷桥效应,某公司提出一种装配式薄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可以作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替代,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有待研究。本文基于剪跨比和截面高厚比两个参数变化设计剪力墙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数值分析,开展了以下研究:(1)设计不同构造参数的剪力墙构件实施拟静力试验,观察
滑坡地质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每年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整治是避不可少的。而整治方案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滑坡治理的成功与否。在滑坡整治方案研究中,技术可行性、安全可靠性与施工的简便易行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较少涉及到整治方案的成本分析。有鉴于此确定本文选题,以发生于云阳县刁家岩滑坡实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滑坡整治工程方案的比选。通过开展现场调查,重点研究滑坡整治工程中的
重庆四山管控条令制约下的乡村地区发展乏力,部分核心区村落甚至已经成为典型的贫困村。这与城郊良好的区位和四山优势的生态是相悖的,因而探寻四山村落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如何统筹四山保护要求和村落发展诉求的关系,成为当前乡村转型发展额紧迫问题。而旅游服务产业驱动是四山地区村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旅游型村落也成为符合生态开发和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乡村转型方向,其适宜性建设途径和创新运营机制是解决当前四山旅游型村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其消耗逐渐增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具有占比大、节能潜力较大的特点,广受重视。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一早就在国外取得了显著成果的革命性技术思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基于BIM的工程方案有利于解决传统暖通工程存在的部分关键问题。本文以贵阳市某大型公建项目为实践案例,与甲方、设计方、施工方、运维方进行深入
绿色和装配化建筑是我国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能耗低、自重轻、工艺精的优点在建筑工程应用广泛,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作为新型墙材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的围护结构中被较多采用。然而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1)在承重结构使用较少且未能充分发挥墙板承载能力;(2)拼接墙板整体性差、参与结构刚度贡献小且受力较少,抗震性能未能充分发挥;(3)使用过程中墙板在水平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DCT)由于其高效的传动效率、低廉的制造成本和良好的换挡特性,深受汽车行业欢迎,是目前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变速器。DCT的换挡控制策略对其换挡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其强非线性特性导致其控制复杂,换挡控制器设计仍依赖于大量的标定工作。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技术能够利用海量实车数据,获取隐藏在数据中的最优换挡控制规律,从而提升DCT的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