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世界,以及个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追寻被淡忘了。同时,教学对教师自身的“生命在场”及其教师自身的发展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蕴含着对生命的关怀,旨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现状。但是,从当今的教育现状来看,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并不理想。追求教学中的生命意蕴是改变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生命缺失问题的前提,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综述,并且对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做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理析。分别对生命、生命教育、生命化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四个方面对生命的概念进行了理析。从生命教育、生命化教学的源起、有关生命教育、生命化教学的研究入手,整理了有关生命教育、生命化教学的概念定义,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第三部分,教学活动中的生命化追求。本部分包括教学生命化提出的背景和教学生命化的内涵与特性两个部分。针对教学生命化内涵的界定主要是采用与生命化教学区分比较的方式,教学生命化与生命化教学的立足点与范围不同。就教学生命化的特性而言,主要从关注生命的本真存在、体现人的生命活力两个方面来阐释。第四部分,教学活动中生命化缺失的审思。该部分阐释了教学活动中漠视生命的现状以及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针对教学活动中漠视生命的现状主要从教学目的、内容、过程以及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价值追求的偏离、客观知识观的根深蒂固、“重教轻学”教学观的桎梏、“师道尊严”师生观的羁绊是教学活动中漠视生命的原因所在。第五部分,教学生命化的理论探究。对于教学生命化的理论探究,主要阐述了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两个方面。教学生命化的价值取向是其理论的核心,它包括尊重独特生命的形成、注重生命潜能的挖掘、促进完整生命的发展、关注意义生命的实现四个方面。实践原则包括生成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艺术性原则四个方面。第六部分,教学生命化的实践路径。教学生命化的实践路径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具体落实到教学目的、内容、过程与评价四个方面。本部分包括设计促进生命完整的教学目的、组织体现生命关怀的教学内容、展现尊重生命特性的教学过程、建构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学评价四大方面。第七部分,结语。简要总结全文所论述的内容,反思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其他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教学生命化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