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名(1901-1967)是京派小说最早开始创作的作家之一.解放前的创作大概间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创作风格富于变化.他的理论与创作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学贯中西的学者型作家在文化价值上的取向问题.<[1]>该文立足于废名1949年以前的理论和创作,以其文化价值取向作为论题的切入口,分析他这位西学出身的学者型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农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寻求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废名的文风朴讷、冲淡,带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注重情趣和境界,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印记.这和他的求学背景有很大的反差: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的是西方语言文学,也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学家的影响(例如创作《弗洛斯河上的磨房》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以及创作《唐吉诃德》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写乡土小说的英国大作家哈代)才开始进行创作.按照普通的发展轨迹来说,他应该象当时许多留学归国者那样,对于相对落后的古老传统文化排斥或者更加彻底的放弃,转而寻求一种彻底的西方现代表达方式.但是无论在理论和创作上,废名却都回归到了本土.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向中国传统文化倾斜的,且与之相对应,也随之影响了废名的文学价值取向,他的价值取向是古典化的.废名选择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理论与创作的根基,他用充满诗意的文笔写出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和谐以及美好,在理论上向中国古典文化追溯,并且贯穿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之中,以禅子之心娓娓道出禅宗之义.即使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废名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还是沉湎于传统文化中不能自己.相对于当时的主流环境,废名的选择是孤独的,也是有主见的.他在"启蒙"、"救亡"的大潮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他却在传统和西方的交汇中走出了自己的园地,没有盲目的去摒弃传统,废名选择的是一种理智的思考.废名的这种选择或者说文化价值取向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虽然在"启蒙"和"救亡"主潮中,废名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理念,没有急切地溶入到"主流"文化之中,但是废名对当时国人重新认识传统,认识到我们古典文化的优秀之处,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他对中国古典文明的整理,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良心.他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不舍,在欧风美雨浸染中国文化界日渐强劲的二十世纪初期,使他形成了一种淡泊的特殊文风,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边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