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和改革的取向;阐释关于改革党的领导制度、转变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什么是党的领导制度?什么是党的执政方式?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关系怎样?人们的意见不一。我想努力做一点基础性工作,阐释清楚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不敢奢望形成关于这个领域(更何况人们对这个领域的范围、研究对象的认识并不一致)的研究的完整体系,只求不自相矛盾,能够自圆其说;不敢奢望解决这个领域的所有问题,只求研究我认为重要的问题。在执政党条件下,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是两个密切联系的问题。本文所讲的党的执政方式主要是指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作用要通过执政来实现。论文力求根据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在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内决定取舍、分清主次,抓住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追求理论上的前瞻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走到前沿,有所深化。全文的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视角、两条理论主线、三种关系。 以中国现代化的视角统领对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研究,审视其历史、现实和发展趋向。 贯穿全文的两条理论主线是:一、“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二、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总论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改革是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取向,努力使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相统一,逐步健全和完善以党章、宪法为根本大法、调整党和国家各种政治关系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法律系统,使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是总的趋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理论主线。 三种关系,一是党内关系。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的重点,是党内民主制度化。“以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二是党政关系。党政职能分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民主化、法治化为导向,首先提出党政分开,然后上升到依法治国的新境界。从依法治国的高度重新认识党政关系,即党政关系法治化。三是党群关系。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在实质上都是党群关系。政治决策是执政党政治领导的重要职能。政治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党的政治决策运行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在实质上统一于人民的利益。 正文分为导论、五章和结束语。 导论。从界定基本概念、廓清研究问题的视界开始,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政权的领导制度的关系,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的关系。对党的领导职能、执政职能给予科学的定位,说明执政党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其中,关于执政党古义、执欧方式的比泣分析,反映出作者的思考.在我们所理解的概念框架内,勾勒出全文的逻辑结构、主要观点和研究对象。 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问题。本章以中国现代化的视角,全景式俯瞰、粗线条勾勒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沿革、作用、积弊及改革取向。本章的基本思路是:一、正确认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中国现代化对党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给予时空定位。国情与党情是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逻辑起点。二、分析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的传统优势、劣势和弊端。改革就是要自觉地兴利除弊。三、提出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改革的民主化、法治化取向。本文提出的对赁性建议是:党的领导制区、执政方式改革的民主化、法治化,应该丞视开发“体制内民主政治资瞩飞‘用足\‘用好’9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裸化. 第二章论述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执政方式的问题。政党制度诀定执政党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现代化对政党制度的历史选择。本章比较了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本质区别,分析了我国的政党制度与前苏联的政党制度的历史渊源与不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对党的执政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党的领导的一元化’的理讼 是什么?怎样毗‘党的领导的一元化”体制?本章对党的无化领导渊作了历史性述怦,确立了几个相跌联的醉观点,反映了作者的阴.党政职能分开,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成果。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研究和解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性课题,即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党的领导权威与法律权威的关系、党政关系、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论述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