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 研究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影像解剖学基础,从影像解剖测量数据中对比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正常人群椎管周围骨性结构的差异,并对各节段颈椎椎板和椎弓根螺钉的可接受率进行总结;2. 研究椎板螺钉创新技术在颈椎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3. 结合典型病例阐述颈椎椎板螺钉临床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
方法:1. 通过CT三维重建进行C2-C7椎管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解剖形态学测量,将研究对象分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tenosis,DCS)和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测量椎弓根、侧块和椎板的多项解剖参数,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最后分析不同节段椎板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接受率;
2.创新性提出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 PS)结合对侧C2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Group C),测量C1双螺钉的解剖学参数,并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 C1-C2 椎弓根螺钉(Group B)和单侧C1-C2椎弓根(Group A)进行生物力学的比较,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
3. 创新性提出下颈椎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技术(UPS+CTLS),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BPS)和双侧侧块螺钉(BMS)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的对照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
4. 展示不同类型椎板螺钉混搭的固定方法在典型病例中的应用,包括病史简介、影像检查分析和治疗结果等,讨论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
结果:1. 解剖形态学分析显示,在C2的测量中,DCS组PW和LW均显著高于NC组,而PTA显著小于NC组,其余参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下颈椎测量中,VBSD 和 SCSD 两组间在各节段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除C7的LMW无差异外,DCS组的宽度参数PW、LW和LMW 在各节段的均值均显著高于NC组;角度测量显示DCS组的PTA在各节段的均值显著小于NC组,而LTA的均值在C4-6节段显著高于NC组;长度测量参数除了C5存在统计学差异外,LL和LML两组之间在各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DCS组的PL在各节段均显著小于NC组。最后,分析结果显示,在C3-C7节段,DCS组不同直径PS或TLS的接受率均高于NC组。
2.寰椎双螺钉的测量结果显示,C1 PS的工作厚度≤3.5mm的标本仅有 1 例(1/15=6.7%),其余参数均大于 3.5mm。上颈椎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固定组的活动度与完整组和失稳组比较,各方向的活动度均显著减少,此外,三个内固定组间比较,Group B和Group C相对于Group 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Group B与Group 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3.下颈椎生物力学结果显示,UPS+CTLS组与BMS组相比较,在三个平面的活动度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与BPS组相比,虽然在屈伸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无显著差异,但侧屈活动度却显著高于 BPS 组(P<0.05)。C4和C5 PS的抗拔出强度明显高于LMS和TLS,TLS的抗拔强度稍高于LMS,但是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4.C2 椎板螺钉混合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并无明显技术难度,其作为一个锚定点可与多种方式进行搭配固定;下颈椎椎板螺钉由于椎板解剖条件限制,需要将CT测量作为其使用的前提条件。
结论:1.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椎管周围的骨性结构(C2-C7)明显比正常人更宽大,选择不同直径的内固定更具优势;2.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 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 C2 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作为一种替代技术应用于寰枢椎不稳是可行的,可将其作为椎板螺钉在上颈椎应用的一项技术补充;3.短节段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方式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双侧侧块螺钉技术相当,可考虑将其作为在下颈椎短节段固定的一项替代技术;4.椎板螺钉在临床应用中作为替代方案可与多种螺钉固定方式进行搭配,建议使用前进行CT扫描分析椎板的解剖形态结构。
方法:1. 通过CT三维重建进行C2-C7椎管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解剖形态学测量,将研究对象分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组(Developmental Cervical Stenosis,DCS)和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测量椎弓根、侧块和椎板的多项解剖参数,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最后分析不同节段椎板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接受率;
2.创新性提出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 PS)结合对侧C2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Group C),测量C1双螺钉的解剖学参数,并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 C1-C2 椎弓根螺钉(Group B)和单侧C1-C2椎弓根(Group A)进行生物力学的比较,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
3. 创新性提出下颈椎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技术(UPS+CTLS),将该技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BPS)和双侧侧块螺钉(BMS)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的对照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
4. 展示不同类型椎板螺钉混搭的固定方法在典型病例中的应用,包括病史简介、影像检查分析和治疗结果等,讨论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
结果:1. 解剖形态学分析显示,在C2的测量中,DCS组PW和LW均显著高于NC组,而PTA显著小于NC组,其余参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下颈椎测量中,VBSD 和 SCSD 两组间在各节段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除C7的LMW无差异外,DCS组的宽度参数PW、LW和LMW 在各节段的均值均显著高于NC组;角度测量显示DCS组的PTA在各节段的均值显著小于NC组,而LTA的均值在C4-6节段显著高于NC组;长度测量参数除了C5存在统计学差异外,LL和LML两组之间在各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DCS组的PL在各节段均显著小于NC组。最后,分析结果显示,在C3-C7节段,DCS组不同直径PS或TLS的接受率均高于NC组。
2.寰椎双螺钉的测量结果显示,C1 PS的工作厚度≤3.5mm的标本仅有 1 例(1/15=6.7%),其余参数均大于 3.5mm。上颈椎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固定组的活动度与完整组和失稳组比较,各方向的活动度均显著减少,此外,三个内固定组间比较,Group B和Group C相对于Group 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Group B与Group 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3.下颈椎生物力学结果显示,UPS+CTLS组与BMS组相比较,在三个平面的活动度均无显著差异,然而与BPS组相比,虽然在屈伸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无显著差异,但侧屈活动度却显著高于 BPS 组(P<0.05)。C4和C5 PS的抗拔出强度明显高于LMS和TLS,TLS的抗拔强度稍高于LMS,但是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4.C2 椎板螺钉混合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并无明显技术难度,其作为一个锚定点可与多种方式进行搭配固定;下颈椎椎板螺钉由于椎板解剖条件限制,需要将CT测量作为其使用的前提条件。
结论:1.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椎管周围的骨性结构(C2-C7)明显比正常人更宽大,选择不同直径的内固定更具优势;2.寰椎双螺钉与同侧C2 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 C2 椎板螺钉的混搭固定方式作为一种替代技术应用于寰枢椎不稳是可行的,可将其作为椎板螺钉在上颈椎应用的一项技术补充;3.短节段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椎板螺钉的混合固定方式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双侧侧块螺钉技术相当,可考虑将其作为在下颈椎短节段固定的一项替代技术;4.椎板螺钉在临床应用中作为替代方案可与多种螺钉固定方式进行搭配,建议使用前进行CT扫描分析椎板的解剖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