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的细胞遗传学及其研究方法。作者针对微小型蜘蛛染色体制片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改进和提高,首创了改良针涂片法,即:有丝分裂用3-7d的胚胎细胞为核型分析材料,减数分裂用成熟不久的蜘蛛性腺为材料。将活蛛在25℃下饥饿断水2-3d,用海绵或吸水纸吸附0.01%秋水仙素水溶液喂养5d后,经乙醚麻醉,放入盛有专用生理盐水黑纸背景的小蜡皿中,镜下取出组织,转入洁净玻片,标记区域后,用硬针尖捣碎(无须离心),性腺细胞低渗10-15min,胚胎细胞低渗20-30min,用三种梯度比例冰醋酸:甲醇液分别固定10-15s不等,倒去固定液,潮湿空气中干燥2h,用改良酚红或吉姆萨液染色30min左右,再倒去染液,盖上盖玻片,用橡皮轻敲数下,镜检、摄像、计数和适当处理;SCs(联会复合体)用硝酸银液染色,N-带、C-带显示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获取完整的细胞遗传表征信息:(1)通过对草间钻头蛛的胚胎细胞有丝分裂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草间钻头蛛的体细胞核型有2种,雌雄性个体染色体数目不一样,雌性(♀)2n=26,雄性(♂)2n=24,染色体大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少数染色体上有明显的次缢痕区域,C-带显示的异染色质情况不十分稳定。性决定类型为X1X2O,雌性(♀)2n=26(22+X1X1X2X2),雄性(♂)2n=24(22+X1X2),雌性比雄性多2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均等长。总之,草间钻头蛛胚胎细胞染色体多态现象明显;另外,胚胎细胞中偶见单倍体、单倍二倍体和多倍体混倍现象,以及散失的B染色体。(2)通过观察草间钻头蛛精巢玻片,减数分裂Ⅰ前期的细线期不明显;虽然每条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看不到两条染色体单体;偶线期染色体形态上与细线期差别不大,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粗线期间出现少量交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偶线期不同,染色体变粗变短;无明显双线期和终变期,偶有着丝粒端化现象;其性腺细胞染色体数目显示,卵细胞n=13,精子n=13或11,精卵结合为2n(♀)=26或2n(♂)=24。(3)作者根据草间钻头蛛胚胎细胞和性腺细胞中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和减数分裂各时相染色体的多态和混倍等现象,从细胞分裂行为、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化、染色体进化历程、性决定机制的形成、遗传物质传递和性偏离等多个角度对草间钻头蛛的细胞、生态和进化遗传机理及皿蛛科的系统发育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