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测量方法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nle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HBP)患病率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压(blood pressure,BP)测量是临床诊断、评估高血压及疗效的最常用和重要方法。其分为:直接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sure)测量和间接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测量。直接血压是指通过导管直接插入动脉血管获得血压,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且需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仍主要依靠间接血压。间接血压测量临床最常用的就是袖带汞式血压计,为其它间接血压测量法的“金标准”。但是,门诊测量血压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报道称第一次血压测量常常偏高(警觉反应);测量血压时不注意肢体位置;对于正常高值者未进行进一步关注(是否有隐匿性高血压)等,在这方面我国研究报道不多。故本研究目的有三点: 其一,观察血压测量是否存在警觉反应。 其二,探索肢体位置对血压的影响。 其三,观察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 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门诊体检病人进行血压测量。所有体检者均经过严格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实验室检查,排除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血管等疾病)。选取样本200例,分为两个年龄组,第一组:18岁~60岁(100例),第二组:60岁以上(100例)。 2.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对诊断为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者选取100例做动态血压测量。对高血压达标(135/85mmHg)的患者选取100例进行动态血压测量,排除糖尿病等疾病。 3.血压测量: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右上肢肱动脉的血压测量。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被测量者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安静休息10分钟,下肢不交叉,不说话。按照随机方法进行血压测量,采用两种不同的肢体位置。上臂、心脏与血压计同一水平(上臂平与左第4肋间)(平位);上臂高于心脏5cm(高位)。裸露出右上臂,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 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I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读数取柯氏音第I时相,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每次间隔5分钟重复测量,取1、2、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与2、3、4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加以对照。 4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的确诊标准: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排外继发性高血压者。 5 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用 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选上臂平行于心脏位(平位)血压测量者200例,考察血压测量是否存在警觉反应。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6±1 8.5岁。200例中第1、2、3次血压均值与第2、3、4次血压均值比较,①收缩压(SBP):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为1.6±1.5,差异显著(P<0.001);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都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分别为1.4±1.4和1.7±1.4,差异显著(P<0.001),但警觉反应造成的血压增高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从年龄来看,年轻组(小于60岁)和年老组(大于60岁)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都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分别为1.0±1.3和2.2±1.3,差异显著(P<0.001),而且警觉反应造成的血压增高年老组比年轻组更明显(P<0.001)。②舒张压(DBP):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为0.9±1.1,差异显著(P<0.001);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都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分别为0.7±1.1和1.1±1.0,差异显著(P<0.001),而且警觉反应造成的血压增高女性比男性明显(P<0.05);从年龄来看,年轻组(小于60岁)和年老组(大于60岁)前三次血压测量均值都高于后三次血压测量均值,差值分别为0.7±1.2和1.1±1.0,差异显著(P<0.001),而且警觉反应造成的血压增高年老组比年轻组更明显(P<0.01)。 2.选不同肢体位置血压测量者200例,考察两种血压测量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6±18.5岁。两种不同肢体位置:上臂高于心脏5cm位(高位)及上臂平行于心脏位(平位)。两种肢体位置分别以第2、3、4次血压均值作比较。①总体比较: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差值分别为.2.1±6.9和.1.8±3.5,差异显著(P<0.001)。②血压年龄比较:60岁以上组100例,男性42例,女性58,平均年龄70.3±6.6岁;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差值分别为-2.2±6.6和-2.2±3.0,差异显著(P<0.01)。60岁以下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平均年龄39.0±12.2岁;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差值分别为-2.0±7.2和-1.3±3.8,差异显著(P<0.01)。从6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下组的组间比较来看,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血压的降低在两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③血压性别比较:男性组102例,平均年龄50.9±17.7岁;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差值分别为-1.6±5.2和-1.2±3.4,差异显著(P<0.01)。女性组98例,平均年龄58.4±18.6岁;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差值分别为-2.6±9.3和-2.4±3.5,差异显著(P<0.01)。从男性组和女性组的组间比较来看,高位收缩压(SBP)的降低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高位舒张压(DBP)的降低在两组间有差异(P<0.05)。 3.选血压正常高值100例监测动态血压,考察是否存在隐匿性高血压。男性6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9.9±13.5岁,白天收缩压(SBP)14%监测者>14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43.1±2.2,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13%监测者>90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92.7±1.9,差异显著(P<0.001)。24H平均收缩压(SBP)38%监测者>13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34.5±2.9,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42%监测者>80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85.2±3.6,差异显著(P<0.001)。白天收缩压(SBP)31%监测者>135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39.7±3.6,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27%监测者>85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89.9±3.2,差异显著(P<0.001)。夜间收缩压(SBP)37%监测者>12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29.0±5.5,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42%监测者>75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81.6±4.5,差异显著(P<0.001)。 4 选高血压达标患者100例监测动态血压,考察是否存在隐匿性高血压,并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比较。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1.9±12.0岁。白天收缩压(SBP)7%监测者>14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42.6±1.3,差异显著(P<0.01);舒张压(DBP)1%监测者>90mmHg。24H平均收缩压(SBP)12%监测者>13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34.3±2.4,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8%监测者>80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83.4±2.8,差异显著(P<0.05)。白天收缩压(SBP)12%监测>135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40.9±2.4,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4%监测者>85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89.0±2.7,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收缩压(SBP)13%监测者>120mmHg,其平均收缩压(SBP)为126.2±3.1,差异显著(P<0.001);舒张压(DBP)11%监测者>75mmHg,其平均舒张压(DBP)为79.2±4.0,差异显著(P<0.01)。 结论: 1.血压测量次数影响高血压的诊断,首次血压测量数值高于第2次和第3次血压测量,提示血压测量存在警觉反应。 2.不同的肢体位置对血压测量存在影响。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高位测量结果均小于平位测量结果。 3.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及高血压达标人群中24H动态血压测量显示存在隐匿性现象,尤以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为显著。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肾脏占位性病变DWI检查的初步应用目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可在活体上评估水分子弥散运动状况并进行成像的
【摘要】“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是新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构建核心,其表现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的有机结合,摒弃自读课文与名著导读不被重视的旧教材编写方式,这样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统一地纳入新教材教学体制内,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对于名著导读的教学而言,学生应知晓多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多重视学生如何读、怎样读,以引领学生能在名著中体味人生百态,欣赏文字语句的优美与风采,提升学生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