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弦函数为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大跨度、大翼缘的宽体箱梁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桥梁建设中,然而箱梁的剪力滞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很可能会造成箱梁局部开裂、局部失稳甚至于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文基于薄壁结构理论和能量变分原理对单室和双室箱梁进行了以下研究:  (1)基于悬臂板和顶板相等的单室直腹板箱梁,选取余弦函数为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各个翼板采用同一最大剪切转角差为剪力滞广义位移,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箱梁截面控制微分方程,结合简支、悬臂的边界条件,分别给出简支、悬臂支撑下,集中力和均布力下箱梁截面的纵向应力解。针对一个典型的单室箱梁为例,利用数值解和本文解研究剪力滞系数横向、纵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文选取余弦函数为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研究剪力滞效应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本文解与数值解吻合程度良好。  (2)针对一般的单箱单室梯形截面箱梁,从各个翼板具有不同的纵向翘曲这一本质出发,分别考虑各个翼板取相同的最大剪切转角差和不同的最大剪切转角差为剪力滞广义位移,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分别推导出箱梁截面控制微分方程组,结合简支边界条件给出箱梁集中力和均布力时,各个翼板的纵向应力解。利用本文解和数值解分析各个翼板取相同和不同最大剪切转角差对箱梁剪力滞效应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取不同最大剪切转角差时的纵向应力解精度优于取相同最大剪切转角差的纵向应力解精度,并且能够精确的反映各翼板间剪力滞翘曲的差异;其次分析了高跨比对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负剪力滞系数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正剪力滞系数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增大;集中力下,高跨比对剪力滞系数的影响类似于直线分布;均布力下,高跨比对剪力滞系数的影响类似于曲线分布。  (3)针对单箱双室简支箱梁,各个翼板选取不同的最大剪切转角差为剪力滞广义位移,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分别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和不考虑剪切变形时的截面控制微分方程组,根据简支边界条件给出了各个翼板的纵向应力解和箱梁的竖向挠度解。利用本文解析解和数值解分析剪切变形对箱梁纵向应力和竖向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变形不影响箱梁纵向应力,但是对挠度有明显的影响,即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解最大,不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解次之,初等梁理论获得的挠度解最小。此外,研究了双室箱梁截面剪力滞系数横向分布规律和高跨比对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了与单室箱梁类似的结论,不同之处是边腹板的剪力滞效应略大于中腹板的剪力滞效应。  (4)针对无悬臂板的单箱双室简支箱梁,荷载横向对称变位时,箱梁顶板、底板纵向位移存在差异,因此顶板、底板采用不同的剪力滞广义位移,同时在计算外力势能时应考虑荷载横向位置的影响,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荷载横向变位下的箱梁截面控制微分方程,结合简支边界条件给出均布荷载下箱梁顶板、底板的纵向应力解。利用本文解和数值解分析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横向分布规律和高跨比对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荷载由边腹板对称向单室顶板中心移动时,顶板与腹板交汇处剪力滞系数将由正剪力滞变为无剪力滞,再由无剪力滞变为负剪力滞,但是顶板荷载的横向变位几乎不会影响底板剪力滞系数的横向分布,底板与腹板交汇处剪力滞系数基本保持正剪力滞;荷载作用处附近的区域表现为正剪力滞,远离该处则表现为负剪力滞。
其他文献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全新经济模式。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工业,
矮塔斜拉桥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在大跨度桥梁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该桥型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和国内都对矮塔斜拉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工程实践领域取得了较多
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大量兴建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从地上到地下,从高楼大厦到地铁隧洞,然而仅依靠过往地下工程设计及稳定评价方法己不能满足当前
连续梁桥虽较常见,但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混凝土尺寸持续增大,结构基本呈现大体积混凝土特征,由此导致大桥施工及运营期间出现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某黄河在建(90+165+9
在工程中应用的许多各类先进材料存在着界面,如金属/陶瓷结合材料,路面/桥面不同介质组成的界面,各类复合材料等。由于组成结构界面的两侧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着差异,导致
学位
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跨钢结构也进入了广泛应用的阶段。但随着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对施工过程监控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应用最新的监控技术,对日益
学位
近年来,用断裂与损伤耦合的方法来分析材料的破坏已经成为固体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很多学者都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本文首先推广了Mazars损伤模型给出的脆性材料在
随着《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明确规定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承载力计算公式,越来越多的桩基工程采用这种施工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