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农”到“无农”——京郊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和实施以来,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大多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都存在一共同的问题,即是以传统形态下的农村为其研究对象,而那些非农化的村庄似乎并不在这些研究者的视线范围之内,少有的一些研究也大多数侧重于描述问题.表面上,"城中村"只是个暂时现象,但如以城市化程度为变量对中国农村进行排列的话,我们会发现,在农村城市化的连续谱中,"城中村"是最后的一环,它不仅有着"有农"村庄所存在的矛盾,而且还由于快速城市化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冲突.为深入思考基层社会治理的未来走向,笔者将研究主题定位为"非农化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研究",并将研究对象锁定在京郊四环与五环之间正处于非农化时期的村庄一宝山村.采用乡村政治中的经典理论框架"国家与社会二分框架"作为论文主要理论框架,但对其有所发展,将国家与社会两个变量具体操作为城市、乡镇、村庄三个变量,并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过程/事件"方法,试图从村庄的焦点事件中揭示非农化村庄的治理现状. 研究发现多数城中村是在城市化过程是属于被动角色.即,村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始终作为一个强势角色主导着村庄变迁.像宝山村这样临近城市的村庄比别的村庄更易受到城市政策的影响,从解放初期的普通村庄到公社时期的"菜篮子"、再到"绿谷氧吧"时期的城中村,村庄的每个时期的变化都受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及相应政策影响.当然村庄也并非完全被动,突出表现为村民对拆迁的抵制.城市对村庄举动的反应一是通过控制经济实权将村委会虚置;二是将村民安排进各乡镇企业,造成村庄单位化、减弱村庄的凝聚力;三是直接进入村庄干涉,突出表现为派出所的驻村工作.由此造成了城中村治理上的主体多元化和复杂化、农居管理体制混合、单位趋势明显等特点.此时宝山村,现行的农村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其村庄的具体情况.但如何进行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撤村改制"所能解决,宝山村的转型尚在路上. 文章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和主要分析框架、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在对村庄治理机制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以公社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有农时期的村庄治理机制形成及存在的原因.分析发现,高度集权的组织形态与温情脉脉的村落相结合构成了公社存在和维持的基础.第三部分:对北京的城市化扩张历程进行了简单梳理,并描述城市扩张对乡镇和村庄的影响,以及宝山村作为"城中村"与传统村庄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二个焦点事件,从事件中分析宝山村的治理格局.分析中发现,由于受到城市化和国家制度的影响,宝山村的治理机制开始多元化和复杂化,村庄开始呈现单位化趋势.对于宝山村来说,现有的农村治理制度已不适合,撤村改制的实践也无济于事.村庄未来的走向依然迷茫.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并对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在中国乡村政治研究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论.
其他文献
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并上升到理论进行反思,对于建立和完善土地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网络时代,新闻无处不在。近日,山西省浑源县女交警毛丽,上岗不到半年,竟给县里几乎所有违规的领导干部公车开出138张罚单,就连公安局的车也未能幸免。这种不媚官、不怕官的行
下岗职工是我国经济转型与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新贫困群体。目前国内关于下岗职工的研究,多集中于性别视角、归因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学者
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同志的优秀代表。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信念,保持本色,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止。一、
目的:观察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联合母体血清癌胚抗原(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检测应用于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