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与这两种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国有工业企业效益的波动趋势。依据这些内外生变量的相互关系,本文将28年的国有工业企业效益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1年、1992-1998年及1999-2005年。
对各种影响企业效益因素的考察后发现,1978-1991年国有工业企业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国有企业经营者存在着巨大的侵占国有利润的动机与机会,所以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就是利润不断减少,利润率不断下降。在1992-1997年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条件逐步成熟,但是这一阶段的公司制改革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所以被国内一些学者称为“暧昧的所有权改革”,但是国家投资向部分行业的集中与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有效的阻止了效益的下滑。由于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国家面临预算约束硬化的限制,改善企业效益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迫切,从1998年开始,国有工业企业逐步走上了行政性垄断的方式来攫取高额利润,于是企业账面的利润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从1978-2005年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制度的改革失效、国家预算约束不断硬化,这些限制条件的变化促使了国有工业企业行为的变化,而国有企业行为的变化带来了效益的波动,这是本文解释国有工业企业效益变化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