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iNi形状记忆合金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功能器件朝着微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对器件在低应力载荷服役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氏体TiNi合金因具有弹性模量低且变形驱动力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作为制备微机电系统精密执行和驱动器件的关键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室温下初始物相为马氏体的TiNi合金在压缩力学载荷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Ni形状记忆合金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功能器件朝着微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对器件在低应力载荷服役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氏体TiNi合金因具有弹性模量低且变形驱动力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作为制备微机电系统精密执行和驱动器件的关键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室温下初始物相为马氏体的TiNi合金在压缩力学载荷下的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演化规律,以期为设计高性能TiNi合金功能器件和提高器件服役功能稳定性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首先使用非自耗真空熔炼炉制备出名义成分为Ti100-x Nix(x=36.0~50.0)的系列熔铸态马氏体TiNi合金,然后研究了不同成分富Ti含量TiNi合金的压缩力学行为及其应变率效应。研究发现,随Ti含量的升高,高模量Ti2Ni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因而合金在加载过程中应力随应变迅速升高;当Ti和Ni含量接近等原子比时,合金变形过程中会出现两次屈服现象。应变率变化对马氏体TiNi合金的首次加载力学行为影响较小,部分合金第一个应力屈服平台临界应力值出现一定程度增加;但对于非首次加载变形,随着应变率增大,加工硬化效应更显著且合金变形过程中滞弹性效应逐渐消失。本研究还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马氏体TiNi合金在不同压缩应变下的显微组织演化。马氏体TiNi合金压缩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马氏体弹性变形和马氏体变体的非弹性自适应过程;(2)马氏体变体的重取向和去孪晶过程;(3)去孪晶马氏体的塑性变形过程。本研究中还首次发现马氏体TiNi合金变形中存在两种模式的卸载应力平台;应力平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马氏体变体在卸载过程中出现了重取向的回复过程(逆过程),即已经发生重取向的马氏体变体在卸载过程中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自发进行了取向回复。本研究还探索了快速凝固织构对马氏体TiNi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织构在小变形量下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当变形量超过4%时,织构的存在会引入较大的内应力,提高了马氏体变体发生重取向和去孪晶的临界驱动力;同时合金在不同力学加载方向上的去孪晶过程和塑性变形临界驱动力亦表现出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待制品生产时间的预测使得企业能够把握生产情况,及时对生产性能的波动做出响应,降低因生产系统性能波动造成的损失。根据预测的结果,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参数,提高生产性能,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但是对于多品种混流生产系统而言,由于产品的数量、种类、工序多种多样,导致生产系统变得复杂且具有高度的动态性,使得传统的分析方法对其对其生产性能的研究较为困难。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采用离散事件仿真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
番茄采摘是番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劳动力减少,开发番茄采收机器人,研究番茄采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番茄采摘的过程中,要求机器人快速识别番茄果梗采摘点,并具有良好的环境感知与避障运动规划能力,才能完成有效采摘。本文以番茄串为研究对象,构建番茄串收机器人系统,研究了实际场景下番茄串采收方法,提出了基于CTB-RRT*的运动规划算法,通过Gazebo仿真实验和
水系周边地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但自然水系和人类住区的交汇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特定的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系空间不断遭到破坏,使城市失去了其生态本质,自然流域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水系空间既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又是与自然流域系统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生态空间,还是承载城市滨水历史文化的景观空间。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重视对水文特征的考虑,恢复城市良性水文
欧洲岩沥青(ERA)因其稳定性好、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作为一种最常用的道路改性剂,SBS能够显著地提高耐久性、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能够显著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和柔韧性,在沥青研究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制备多种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以全面地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变化规律。为了改善岩沥青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不足的缺点,本
雷暴预测研究是现代天气学和气象预报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一般的方法是通过天气监测设备获取到雷暴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解构分析。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引入到气象领域内,相比于传统的专家经验方法,新技术的计算性能和预测能力要更加出色,但在雷暴预测上使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方法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多种气象数据,针对雷暴路径、雷暴临近和雷暴图像的雷暴预测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卡尔曼
近年来,我国多地组织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各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试点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初步探索出全局治理的新路径,积累了整体性、系统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宝贵经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地区的试点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推进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修复,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方兴未艾,目前正呈现规模化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大量废弃预制构件也正在源源不断产生。将这些构件破碎成再生骨料,实现预制构件厂内就地循环利用,不仅能降低成本、物尽其用,还能提高全产业链的废弃物利用率、促进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绿色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材料与结构角度,对采用废弃预制构件制备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开展了1
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问题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方法,需要对机器人所处环境进行表征。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用精确度量地图对机器人所处环境进行表征,机器人根据精确度量地图进行自主导航。然而,精确度量地图的采集与制作既费时又费力。此外,基于精确度量地图的自主导航方法通常难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对于每个新的环境都要进行新一轮的信息采集和地图制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
智能制造是指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生产模式转变的必然途径。然而,智能制造系统混合异构的开发工具间信息交互为系统开发带来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基于模型驱动开发技术将开发工具的信息模型化,可有效地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开发效率,对智能制造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线的模型驱动工具链开发为研究目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线的信息集成架构,分析了Au
广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中众多的历史建筑不仅代表了广州的发展历史与市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审美习惯,也是广州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由于历史建筑往往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当代的各种需求,因而历史建筑的更新改造对于继承其建筑价值和实现在当代的发展尤为重要。酒店类历史建筑受行业竞争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影响,与一般的公建类历史建筑相比,其更新改造更为频繁。酒店公共区作为对外服务的主要空间,不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