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贫困,简单说就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标准。但是即便是量化的贫困标准也是主观的判断,各国都有不同的贫困标准,贫困线主要是政府的一个战略定位。在美国1959年后开始每年公布官方的贫困线和贫困统计后,其贫困率一直较高。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贫困已经被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较好的解释。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两级分化,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小地区范围内包括一个国家里。美国在1774年左右相对于欧洲大陆来说底层人口有更好的生活和愿景,直到工业化在美国逐步发展后,曾经的平静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景都不复存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新的贫困和产生更多贫困的条件基础。在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上成为第一之后,国内的贫困状况却没有缓解,其中深陷贫困的有工厂工人、非洲裔美国人、新的海外移民、单亲母亲家庭、残疾人、孤儿等群体,这些群体有重复的部分但是每个群体都有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发生影响全国的大事件同样影响美国国内的贫困水平,比如陆续颁布的移民法案、就业法案,还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特别是“大萧条”的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其他局部战争等都对国内贫困有不同影响。城市贫困问题突出也是美国现代化过程中贫困的重要特点。放弃曾经的农村生活,大量的农民涌向了城市,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下,很多人开始都处在贫困之中。在城市中产生了贫民窟、贫民区,而这些地区出现之后贫困会出现更大的聚集效应,或者内部产生更多的贫困。文章最后分析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和美国的福利制度对贫困影响。本文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整理分析,论证了美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贫困,并且有持续贫困的结构性基础。在分析大量的平均数据统计时大多用正态分布模型估计全体数据,在分析贫困和解释贫困原因时用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曲线、工资铁律、经济周期理论、自然失业率、马太效应、贫困文化理论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为:在美国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注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的社会结构,美国的贫困人口的状态从早期的饿死街头逐渐过度到现在相对于其他国家是富裕的贫困水平。本文在揭示美国贫困原因的同时为我国的扶贫以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