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中游全新世野火与成壤环境变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413287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的地区之一。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本论文选取黄土高原中部泾河中游的长武ETC剖面和XHC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两剖面地层稳定,发育连续、完整,保存良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野外对两剖面从上往下每隔2cm进行了采样,其中ETC剖面采样185个,XHC剖面采样135个。室内对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分析,并通过重液分离法提取出地层中的木炭屑,研究其记录的过去野火活动的信息,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试图研究全新世泾河中游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初步获得以下认识: (1) (~11500 a B.P)在马兰黄土形成的末次冰期,气候寒冷干旱,植被稀疏成壤作用很弱,土壤湿度很低,粉尘堆积显著,。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以从干冷向温湿过渡,但仍然比较寒冷为特点,此阶段气候向温湿转变,气温回升,降水量有所增加,沙尘暴明显减少,成壤程度加大,植被开始恢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新世早期较马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从末次冰期的干冷气候向温暖湿润的冰后期过渡。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3℃,年平均降水比现在高50~150mm,土壤发育强烈,在泾河中游地区成典型的单层黑垆土。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强度达到最大,降水量显著增加,植被茂密,沙尘天气很少发生,风尘堆积率很低,生物风化成壤作用相当强烈。全新世晚期(3100~0 a B.P.)以现代黄土层L0和表土层TS为代表,季风转变,气候干旱化,沙尘暴频繁,土壤退化加剧,风尘堆积加速,成壤作用迅速减弱,成为全新世又一次相对干旱的时阶段。随着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水土资源退化,植被退化。并且该时期,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水土资源退化表现的更为显著。 (2) (~11500 a B.P.),干旱为野火发生提供了气候条件,空气湿度低使可燃物变干,该时期植被为易燃的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该时期野火频繁,地方性和区域性自然野火频繁发生。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气候开始向温湿转变,气温略有回升,降水量也有所增加,沙尘暴明显减少,成壤程度加大,植被开始恢复。但气候仍较为干旱。空气相对湿度较小,可燃物干燥,生物物质积累增加,为野火活动发生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该时期的野火活动仍比较频繁,地方性和区域性自然野火时有发生。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是全新世气候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对福建省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的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角度出发,以福建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为例,分析了目前该省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其可持续
论文以怒江州边境三县经济成长为中心线索,在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怒江州边境三县经济成长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经济成长的
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案例,探讨了区域开发活动对公众健康安全的影响,分析了西部地区公众健康安全的现状与趋势并提出促进公众健康安全的策略。区域开发活动对公众健康安全的影
本文从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入手,综合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广州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实证研究,界定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
地理环境的表达和认知,古地理环境的恢复和再现,始终是国内外地学、地图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虚拟环境技术、多维度的时空信息的表达一直是GIS发展的
《传媒巨轮如何转向一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媒集团》于2014年1月由广州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担的世界著名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
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北方文物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全新世环境考古的大区研究作了尝试性的探索。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综合分析北方典型区域的文化面貌,并按照时间序
古往今来,健康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健康是指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的这一定义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人类正在全面地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去探寻产生疾病的原因以及维护健康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健康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一条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进入21世纪,中国是否进入了全面扭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