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近三年来增速减缓,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已经成为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耦合理论和协同论思想,本研究建立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系统指标体系,构建了匹配度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1997-2013年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从全国、区域和省域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其一是研究了匹配度的投资效率改善效应,即采用省域面板数据,使用静态和动态数据面板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对地区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其二是匹配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即采用省域面板数据集,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中国整体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处于较为稳定的勉强匹配协调状态,其匹配程度不高;各地区地匹配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东部地区略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略低于中部地区;各省匹配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京的匹配度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省份匹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但也有少数省份出现下降的趋势如新疆、甘肃和云南3省。第二,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均表明:提高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能够提高地区投资效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对地区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为正,政府干预程度对地区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为负。而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作用有限。第三,对于全国而言,匹配度的提升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分地区而言,东部和西部地区匹配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而中部地区匹配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匹配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大于全国层面,而西部的影响作用则小于全国层面;对于中部而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限。由此,本研究提出有如下政策建议:(1)由于我国各地区差异较大,制定产业政策应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经济资源禀赋,尤其是当地人力资本水平。(2)要加大教育投入,更要注重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本在产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流动,以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间的匹配程度。(3)应采取系列政策如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教育经费适当向农村倾斜等来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