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年轻、年变化最剧烈的土地,同时拥有我国最完整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演化过程为相关学者多年研究热点,在我国先后批复的两大国家级战略规划“黄蓝战略”的影响下,其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本研究以多期遥感影像为实验材料,结合2014年最新Landsat 8 OLI影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结合相关数学统计指数,定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在1983年至2014年32a间变化情况、定量分析相关动态度指数、转移矩阵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演化及景观格局变化并研究由此产生的生态效应。得出如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32a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增长主要发生在河口地区,主要动力是黄河泥沙淤积;六类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变化规律如下: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盐场/养殖的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出现较多小粒径斑块整体破碎化程度显著加深,滩涂面积明显逐年减少,湿地和耕地的面积呈现出显著的破碎化;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与东营市境内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成因联系密切。2.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动态分析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来定量描述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数据分析显示:1983-2014年间,湿地和滩涂面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逐年减少,其他土地类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以盐场/养殖和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增长最为显著;1983—1995年间,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和盐场/养殖两类用地类型增长最为迅速,同时该时段也是这两类用地类型在整个研究期间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段,与该时段内城镇化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水平相匹配;此时段内林地变化幅度最小,呈现减少趋势;1995—2004年间,盐场/养殖与林地两类用地面积增幅明显,其次是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和湿地;滩涂和耕地变化微弱。2004—2014年间,林地的K最高,为20.17%,其增长幅度最大;盐场/养殖和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增长速度明显减缓,K分别为7.02%和3.56%;该时段滩涂面积减少最为迅速,K为-4.88%,变化速度明显高于多年平均速率。3.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分析1983年至2014年、1983年至1995年、1995年至2004年、2004年至201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显示:湿地转出贡献率最大,主要转向耕地、盐场/养殖和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占转出的64.16%,转向盐场/养殖和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的面积分别占转出总面积的15.83%和15.34%,三者共占湿地转出面积的95.33%;耕地的转入贡献率最大,而耕地的主要来源是湿地转入,其次是林地;整个研究期限内,盐场/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城市/居民点/建筑用地和耕地,再次是林地。4.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作为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先决条件,确定了区域内植被分布总体状况;人口变化、政策导向、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技术水平等人为因素是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是完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可调控因素。5.黄河三角洲32年间八个年代景观生态效应变化分析统计黄河三角洲八个时期景观拼块类型面积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斑块数量、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边界密度指数并分析,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湿地,是黄河三角洲景观的基质;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内斑块数量显著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变化显著,出现大量小粒径斑块,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提高,尤其是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境的湿地和滩涂,过渡开发,斑块粒径明显减小,多种生物最小生存面积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多样性指数存在持续上升,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提高;边缘密度指数增加剧烈,区域边缘效应显著,核心安全区域面积锐减,对生境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