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过渡经济的制度分析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经济是指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济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独联体、东欧国家为代表,通过“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而形成的过渡经济;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通过“渐进式”改革而形成的过渡经济。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对象。 过渡经济具有变量非均衡、行为非均衡和制度非均衡“三重非均衡”特征。其中,变量非均衡是由制度决定的。从此出发,本文致力于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变量菲均衡的制度原因是什么;(2)制度是如何引发和导致变量非均衡的;(3)为使变量,行为和制度趋于均衡,制度和制度结构应做怎样的变革。 为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过渡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篇),包括“适应性制度和制度结构”理论以及“有效率制度结构”的现实模型。 所谓“适应性制度和制度结构”,是指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相适应的制度和制度结构,包括消费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在这样的制度和制度结构下,能够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尽可能大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并把三者统一起来。因而,它是一个经济的制度和制度结构的“理想状态”,是制度分析的“理沦参照系”。(第二章) 但由于其前提假设——完全竞争、零交易成本等的非现实性,适应性制度和制度结构在现实中不存在。因此,要“放松”这些假定,研究有效率制度结构的现实模型。 “有效率制度结构”的现实模型分析(第三章),首先提出了制度和制度结构效率的双重标准,包括:(1)激励内在化并与约束相对称。(2)每项制度安排的边际交易收益等于边际交易成本;各项制度安排之间的边际交易收益(或边际交易成本)相等。在这两个条件下,制度和制度结构的效率就达到了最大化。然后,依次分析了产权、企业、市场和政府四顼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的效率条件和影响因素,并特别强调了产权制度在诸项制度安排中的核心地位。最后,考察了不完全竞争、正交易成本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影响,指出:尽管一般均衡无法在现实中完全实现,但通过消除均衡的“制度障碍”,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本文第二部分(下篇)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中国过渡经济分析。首先,假定制度和制度结构相对稳定,从静态的角度,抽象出过渡经济的典型制度特征——“双重制度规则”,即行政规则和市场规则;然后以此为前提,依次研究了双重制度规则下企业、个人和政府经济行为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揭示了微观的或局部的经济变量非均衡发生机理,进而构建了短期和长期的通货膨胀模型。结论是:变
其他文献
数据外包能减少数据所有者的成本。然而,当数据被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时,数据所有者会丧失对其敏感数据的控制,不可信方可能访问这些敏感数据。传统的方法使用完全可信的服务
计算智能主要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演化计算等智能模拟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本文对遗传算法、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映射网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财务管理日趋重要。因此,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及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财务管理就是按照资金运动规律和国家财政法律要求,利用价值形式并且主要通过组织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财务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且企业经营运行的好坏,最终也体现在财务收支结果上,所以说
技术创新包括技术采纳和技术提供(研发)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两方面的投资决策均涉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性赋予企业诸多动态的决策灵活性。经典的投资决策方法如NPV
独立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特点,他们比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实际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国家与学校投入很多,但收效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探
ERP系统的集成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优势,体现为一套标准、一个界面、一个系统。文章以ERP财务管理模块获利流程设计为例,介绍了一种实现分析财务管理获利能力的设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的特点,探讨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3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变化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结果: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