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点,在环境中可长期存在,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还可通过“全球蒸馏”和“蚱蜢效应”等方式远距离迁移、跳跃而成为全球性的污染,是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南方8省市(黔、桂、渝、滇、湘、鄂、川、粤)为岩溶区,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洞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下河是该区重要的岩溶现象之一,也是地下水赋存的一种独特形式,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确定其环境的脆弱性,但人们在岩溶区开展有关POPs的环境研究工作很少。本文以亚热带条件下典型岩溶地下河为研究对象,以有机氯农药(OCPs)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OCPs来源、变化规律、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目的在于揭示POPs在岩溶地下河水体、沉积物以及悬浮颗粒物中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增进对POPs在地下河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归属的理解。这不仅为西南岩溶区已被污染河流的治理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两条岩溶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及特点。利用测试数据绘出地下河水化学Piper三线图,分析可知两条地下河的各离子浓度不一,但其主要阳离子都是Ca2+、Mg2+,阴离子主要是HC03-,其它离子含量都非常小,两条地下河水化学类型为HC03-Ca及HCO3-Ca.Mg型。水中的HC03、Ca2+、Mg2+主要跟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有关,S042-、Cl-离子则与当地的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岩溶地下河系统中OCP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通过不同季节对岩溶地下河水进行采样分析,发现两条地下河水体OCPs浓度分布受诸多因素影响,且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洞穴滴水进行采样分析,发现滴水中OCPs浓度分布与滴水点距洞口距离远近有一定关系;对岩溶地下河沉积柱中OCPs的研究发现,沉积物表层OCPs富集明显。测定地下河沉积柱14C年龄,结果显示0-2cm处为725+35(a B.P.),58-60cm处为1525+30(a B.P),该地下河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7mmm/年。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地下河沉积物的来源及OCPs分布影响因素。对悬浮颗粒物及地下河出口表层沉积物做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两者所含元素相似,以Si、O为主,Al、Fe、Ca也占一定的比例,另外存在少量的K和Ti。以氧化物计则以SiO2、A1203为主,还有少量的FeO和CaO,说明其来源相似。O、Si、Al、Fe等元素的存在表明悬浮物中可能有长石、石英等矿物和绿泥石等粘士矿物的存在。地下河水中悬浮颗粒物OCPs浓度比对应的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浓度高。对地下河藻类中及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有机质含量是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浓度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岩溶地下河进出口水体、表层沉积物以及水藻、沉积柱的OCPs浓度,来探讨其迁移特征。悬浮颗粒物、水生生物以及温度、降水等,是影响岩溶地下河OCPs迁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