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塑性成形工艺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是金属结构中最轻的一种,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及航天等领域中。目前,镁合金产品多以铸件为主,但铸造得到的产品力学性能不够理想且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而塑性加工得到的产品可以通过热变形细化晶粒,可获得良好的组织和性能。镁合金锻造成形对温度和压下速率等因素敏感,温度、压下速率不适宜易导致镁合金锻造成形失败,因此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的镁合金模锻成形工艺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课题以AZ31B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耦合三维加工图的镁合金热-力-微观组织-可加工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镁合金热塑性变形中温度场、变形场、微观组织和可加工性,在对简单圆柱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可加工性进行分析验证的基础上,针对镁合金圆柱直齿轮成形问题,基于可加工性分析和优化技术确定了镁合金模锻成形的最优加工路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热-力-微观组织耦合有限元模型,对镁合金热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温度以及微观组织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AZ31 B镁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得到其高温流动应力曲线与再结晶晶粒尺寸实验数据,由Marc二次开发模块自定义AZ31B镁合金的材料库,利用UGRAIN子程序模块定义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建立镁合金热-力-微观组织演化有限元模型,对镁合金圆柱试样在热压缩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圆柱试样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各部位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等效应变速率均呈现不均匀性,温度也呈梯度分布。心部最先发生动态再结晶,区域内晶粒细小均匀,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2)建立三维加工图与有限元的集成计算方法,完整地反映了镁合金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可加工性。由实验得到的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镁合金流变应力值,计算得到镁合金的功率耗散系数和失稳参数,以温度和应变速率为坐标轴构建二维加工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应变的三维加工图,通过Marc二次开发模块集成三维加工图与有限元,建立耦合三维加工图的有限元模型,对镁合金功率耗散值及流变失稳区演化进行了模拟,将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理论分析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热压缩变形流变失稳区域演化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集成三维加工图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正确分析材料流变失稳区域演化。(3)针对镁合金直齿圆柱齿轮成形,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镁合金模锻成形加工路径的优化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初始加工区间内确定模拟实验的变形温度和压下速率值(设计变量)。应用上述建立的耦合热-力-微观组织-可加工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镁合金直齿圆柱齿轮成形过程中流变失稳参数、功率耗散系数和微观组织演化。用二阶响应面方法构建得到镁合金锻造成形中不发生流变失稳的可加工区间,在该可加工区间内综合比较功率耗散系数确定最优加工路径,并进行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液体粘性联轴器作为提升汽车性能的一项新技术,在四轮驱动汽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和通过性,而且对汽车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都有很
万安盆地是位于南沙地块西侧,印支块体昆嵩地块东南缘的一个基底复杂的新生代走滑拉张型沉积盆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对万安盆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探研究,不同学者以地震
渭北地区奥陶系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在出露于地表的奥陶系地层剖面上发现了大量的沥青和生物礁。该地区的部分探井也有天然气含气显示,因此,渭北地区可能具有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节能降耗已成为当前智能电网改造的主题,而智能电网的改造离不开智能电表的发展;磁保持继电器作为智能电表计量及切换的关键元件,其应具有高可靠性、高抗短路电流能力,在智能电表中起智能保护的作用;继电器抗短路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研究产品的抗短路性能可提升产品对标准的符合性及市场竞争力。论文分析了继电器的抗短路性能与产品的动合压力、电磁吸力、簧片的回弹次数、保持力等机
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老能源基地出现了大规模、大范围的采空塌陷区,造成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实施,随着小城镇建设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复杂地区的油气勘探已成为了地球物理工作者的主要目标工作。我国西部地区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其地面条件多变、地下构造复杂。由于特殊的地表
由于齿轮传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等优点,其在机械传动领域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常因加工误差、安装误差、受力变形等外部因素引起齿轮副偏载,从而导致齿轮的啮合区域异常,严重制约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为避免传动过程中齿轮副的偏载现象,一方面要提高齿轮的制造、安装精度,加强传动系统的支承刚度;另一方面根据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啮合方式,有针对性地对齿轮进行修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