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城市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也受到了从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下文简称为“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借鉴作用。
本文在初步了解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城市协作下传统的城市竞争力的概念、评价对长三角城市是否适用?
如何构建适用于长三角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选取怎样的定量方法或定性方法才能对长三角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对长三角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中的过程如何将城市协作与城市竞争的评价相结合?
长三角城市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对策是什么?
基于已有的相关文献,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城市竞争力的文献综述、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实证分析及相对建议对策五个部分。
本文首先对城市竞争力定义及内涵进行界定,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竞争力上的研究成果。
其次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将城市之间的协作也加以考虑评价。在这些理论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的实际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竞争力评价模型,提出了适合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在考虑长三角城市群的特殊性和协同合作特征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为视角,把各城市视为长三角城市群上的一个单位,从内部因素角度分析城市竞争力: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其次作为构建城市群的城市,注重衡量城市之间的联系协作,从外部因素角度分析城市的区域效应:城际基础设施的共享度及城际间的分工协作。在借鉴已有研究和结合长三角特殊性的基础上选取具体指标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后本文选取了2006年的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城市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进行评价。微观层面采用因子分析法在微观层面上对长三角25个城市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外部因素(城际基础设施共享度、城际间分工与协作)及综合竞争力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宏观层面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长三角25个城市分为五类,随后采用RSW分析方法依次对每个城市的发展优势、劣势加以分析,并给出每一类城市城市的宏观发展策略和每个城市的政策建议。
最后在对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之后,本文宏观上从长三角城市发展支撑、城市功能以及区域一体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层面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