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医院连续三年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用药趋势,评价深部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深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通过用药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药物利用指数和日均费用等指标,对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三年深部抗真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以2010年4月~2012年4月两年期间某医院至少使用过1次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住院病例为总体,进行随机抽样,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3.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总体用药金额在2010~2012三年间持续增长,但年增长率从53.3%骤降至2.2%。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用药金额是总用药金额的主要组成部分,连续三年分别占总用药金额的83.5%、73.2%和59.8%,比例持续减小。2.深部抗真菌药物总体DDDs在2010年~2011年以68.6%的涨幅上升,在2011年~2012年则以11.8%的降幅下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DDDs也是深部抗真菌药物总体DDDs的主要组成部分,连续三年分别占总体DDDs的88.5%、90.5%和81.8%。3.2010年4月~2012年4月两年间,总计1218例次深部抗真菌药物使用记录中不合理使用率为31.6%(385/1218)。各药物品种按不合理使用率排序依次为:伏立康唑(59.6%)、氟康唑(36.6%)、伊曲康唑(18.6%)、两性霉素B(15.0%)和卡泊芬净(4.5%)。4.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从37.9%降至25.0%。5.深部抗真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主要为:给药频率(8.0%)、负荷剂量方式(7.5%)、是否给予负荷剂量(6.4%)和用药指征(4.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免疫情况及用药目的与深部抗真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正相关,即非免疫抑制、治疗性用药患者的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较大。结论:1.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的总体用药金额和累计DDDs在2010~2011年间大幅上升,2011~2012年间用药金额年增长率骤降、累计DDDs则呈现负增长态势。深部抗真菌药物中以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最为广泛。2.深部抗真菌药的总体用药不合理率为31.6%,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给药频率、负荷剂量方式、是否给与负荷剂量和用药指征。深部抗真菌药物在非免疫抑制、治疗性用药患者中的不合理使用率较高,分别体现在无指征预防用药、未给予负荷剂量。3.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得到控制、但仍存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务部有必要继续加强监管,临床药师应发挥在合理用药中的技术指导作用,共同促进深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