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地理单元。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空间主体,其内部结构的合理有序发展,可以支撑和引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还可以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起到促进作用。城市群旅游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推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城市群旅游流作为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到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建设,并影响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方向与进程。然而,学术界对城市群旅游流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城市群旅游流时空规律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遵循“问题意识-研究基础-实证研究-研究总结”的逻辑思路,其中实证研究部分以“现状-过程-机理”为研究思路展开。本研究以城市群这一特殊地理单元为研究区域主体,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案例研究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对网络文本数据进行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网络理论、扎根理论、分形理论等理论方法对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城市群旅游流时空规律,提出对城市群旅游发展及其一体化的启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旅游流、城市群旅游的研究视角,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基于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对旅游流、城市群旅游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并提出本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此外,还对案例地的基本情况、研究数据的来源及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首先对城市群、旅游流、旅游流网络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三章,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的现状解析。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总体空间格局、特殊时段旅游流空间格局、子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以及中心城市内部旅游流空间格局进行全面解析。第四章,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分别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地理分布演化特征、流向关系演化特征、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旅游流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第五章,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模式研究。探究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演化模式判别的依据,提出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演化模式的基本类型,探讨不同空间模式下的旅游流特征,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演化模式及其效益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影响机理研究。归纳提炼旅游流的影响因素,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机理,然后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过程。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提炼城市群旅游流规律以及对城市群旅游发展及一体化建设的启示,最后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研究的主要结论:(1)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挖掘,能够有效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旅游流规律、成因机理。(2)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呈集聚态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行政地域性,空间网络不均衡性强。(3)城市是城市群旅游流的重要承载空间,城市内部旅游流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大部分流动集中在3km范围以内的旅游点之间,以核心旅游点为中心的3km空间范围内是城市内部旅游流的活跃地带。(4)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态势,分形结构日趋复杂,“轴-辐”空间组织模式逐步形成和发展,网络结构发育程度进一步提升。(5)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演化模式包括多中心集聚模式、延伸扩展模式、链状空间模式等基本类型,空间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群旅游流的演化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6)归纳提炼出旅游流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以及31个基本影响因素,其中出游动机和闲暇时间是影响旅游流空间格局的核心因素,交通可达性、目的地知名度、天气气候是重要影响因素。(7)城市群旅游流具有空间距离衰减、行政地域性等旅游流规律的共性,同时城市群旅游流规律还受制于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特性,彰显出城市群这一特殊地理单元的个性。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1)以城市群这一特殊的地理单元为研究区域主体,揭示城市群旅游流时空规律,探究出城市群旅游流规律所彰显出的个性。(2)将质性研究领域中的扎根理论引入旅游流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城市群旅游流进行分析。(3)以旅游者的经验事实作为依据,对旅游者发表的网络文本原始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归纳提炼出旅游流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