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库对团聚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uan3660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蚀劣地植被恢复后,新增加的土壤有机碳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了其稳定性,从而增强土壤抗蚀性,防止土壤结构退化.供试土壤采自江西鹰潭中科院红壤生态试验站长期(14年)定位试验地:侵蚀裸地及其恢复先锋植被胡枝子和樟树,30-40年树龄的典型植被马尾松及其开垦为菜园地等五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代表侵蚀劣地恢复不同演替阶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1)确定植被类型对侵蚀劣地土壤有机碳库恢复的影响;(2)分析不同有机碳库对团聚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3)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疏水性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4)揭示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疏水性的关系.旨在研究不同恢复植被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库恢复对团聚体形成及其稳定性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阐明了侵蚀劣地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得以迅速重建对土壤结构形成及其稳定性的贡献.在土壤有机碳库中,颗粒有机物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显著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胡枝子下土壤有机碳库恢复最快,马尾松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高.可溶性有机碳在干湿交替下重新分布和富集到团聚体表层提高了土壤疏水性并改变了水的入渗力,从而提高团聚体稳定.
其他文献
百色地区在进行了小面积试种的基础上,于1991年同时引进掖单2号、4号、12号、13号等杂交玉米组合,在全地区各县进行大面积试种示范,各组合普遍获得增产。 Based on the sma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区域所发育的土壤中,重金属具有一种“天生”的高背景属性,但是,多数土壤重金属处于一种“高背景/低活性”状态。研究贵州高背景区域开垦对土壤属性及其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可以促进我们寻找有效降低农产品重金属暴露风险技术措施,以及为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分析了碳酸盐岩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和种植方式下,土壤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来源最广泛的有机物质。由于技术等诸多原因,这一类宝贵资源,不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有相当大部分还被废弃,成为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提高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本试验进行了高酶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和鉴定、具有协同作用的纤维素分解菌的选配和最佳固体曲配方的研制。 本试验采用中温和高温培养,从堆肥、腐熟牛粪、垃圾填埋场堆腐物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并经初筛得到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细菌、放
本文介绍了突变体再辐照育成水稻新品种湘早籼9号的经过,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和其它特征特性。分析了湘早籼9号熟期提早、产量提高的原因,并对突变体再辐照选育新品种进行了讨论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和培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农艺措施对砂薄土壤有机培肥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分析了土壤有机质腐解规律和转化特点,及有机培肥改良,肥料、灌水、化学试剂
Rice (Oryza sativa) is a major staple food crop for more than 3.5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complex agronomic traits i
该文在调查研究乾县试区社会经济及自然状况的基础上,综合试区课题组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作者在流域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
学位
本文通过野外试验对比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梯田与川地两种立地条件下玉米、谷子的农田水量平衡过程及其作物反应,结论如下: 1.立地条件对水面蒸发影响明显,4月-10月川地
本研究采用走访群众调查、田间种植试验、室内化学分析及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板蓝的营养特性及南板蓝田间种植的施肥技术.田间种植试验共设三个:氮磷钾及有机肥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