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有效方法。然而在其手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目前,由于供体来源有限,扩大供体来源、增加边缘供肝利用率如脂肪变性供肝等变得极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脂肪供肝由于其本身病理学特点,对围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小檗碱是一种传统中药,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本实验旨在探讨小檗碱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研究小檗碱对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周龄,随机分为3组(n=6):正常组(Sham组,正常饮食12周);脂肪肝组(HFD组,高脂饮食12周);小檗碱组(HFD+BBR组,高脂饮食12周,第9周开始小檗碱灌胃200mg/kg,持续4周)。分别在喂养4、8、12周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浓度;12周后取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进一步实验,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D组,正常饮食12周,仅行开关腹操作);脂肪肝组(HFD组,高脂饮食12周,仅行开关腹操作);缺血再灌注组(HFD+IR组,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小檗碱组(HFD+IR+BBR组,高脂饮食12周,于11周进行小檗碱灌胃200 mg/kg,持续7天,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毒胡萝卜素组(HFD+IR+BBR+TG组,高脂饮食12周,于11周进行小檗碱灌胃200mg/kg,持续7天,术前1天腹腔注射TG 20mg/kg,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6h后,采集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取肝组织进行HE病理学检测,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释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ip、CHOP、p-PERK、PERK、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情况,反映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自噬彼此之间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内质网形态和自噬小体数量在各组中的变化情况。KDEL是内质网标记蛋白,LC3B是膜型自噬体的标记物,通过KDEL和LC3B双标免疫荧光法观察内质网和自噬小体的共定位情况。FAM134B是内质网自噬标记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自噬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HFD组与HFD+BBR组在各时点甘油三酯浓度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损伤严重;肝细胞内出现脂肪空泡。与HFD组相比,HFD+BBR组12周末甘油三酯浓度下降;肝功能指标数值下调;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减少。相较于SD组,其余各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损伤加重,氧化应激指标显著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增多,HE病理学检测显示肝细胞结构破坏,出现脂肪变性,炎症因子在脉管处聚集;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强,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内质网扩张成囊泡状,呈脱颗粒状态,自噬小体数量增加;双标免疫荧光显示KDEL与LC3的共定位增强,免疫组化显示FAM134B的表达明显增加。给予BBR预处理后,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减轻,HE病理学检测显示肝细胞脂肪空泡减少,炎性因子减少;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下调,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内质网形态得到改善,自噬活动减轻;双标免疫荧光法发现KDEL与LC3共定位减轻,免疫组化显示FAM134B表达水平降低。然而TG预处理使BBR保护作用消失。结论:小檗碱预处理可减轻肝组织脂肪化程度。同时,小檗碱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内质网自噬,缓解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