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的风险及其法律应对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码支付的风险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新兴发展,一直被视为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美国、欧盟对二维码支付的法律规制早已优先于我国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反观我国对二维码支付的立法工作可以观察到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法律规制方面也相对滞后。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优秀的经验不失为一种可行做法。当下我国对二维码支付进行了一定的法律保护工作,但是部分已有的立法内容比较宽泛和模糊,二维码支付过程仍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如何解决二维码支付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的研究思路,最后概括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二维码支付”的理论基础,介绍其基本概念,明确其法律特点或属性,理解其运作模式和原理,并分析二维码支付涉及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二维码自身源头风险,二维码支付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挑战和法律监管风险等。第四部分结合欧盟、美国和韩国关于第三方支付法律规范的经验,比较我国法律规制上的不足,并进行借鉴分析。第五部分针对上述的风险,对二维码支付困境进行突破并提出改进策略和相关建议。包括保障二维码源头安全,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以及强化法律监管制度等措施。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浮雕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以往多为一种装饰手段附属于载物之上形式显见,随着时代发展,独立表现。其极强附属性,装饰意味令人联想到居住空间。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浮雕艺术在居住空间中的表现研究》,将浮雕艺术与居住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做连结,形成理论构思的想象,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创作《文·质》系列的浮雕作品。文章首先从浮雕和居住空间的概念着手,阐明浮雕的样式表现,风格表现和形态特征。从哲学思辨的层面上谈
2020年5月28日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法条直接确认了习惯在我国民事法律中的法源地位,为习惯在民事司法活动的适用奠定了基础,使司法裁判有了明确的依据。习惯在法院的司法适用有助于填补国家现行法律的漏洞,同时此举也是尊重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有利于国家法律与社会风俗习惯的
传统的随机库存控制理论假设顾客需求服从参数未知的一个分布族,然后用统计量去估计未知参数。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传统方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与此同时,企业和商家也能够收集到更多顾客需求的相关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高效地进行产品定价和库存管理。现有的数据驱动的报童模型相关研究文献中,大多数研究只考虑了顾客历史上每一期的总需求数据。近些年,有研究者将环境特征数据引入报童模
学位
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些困难涉及到市场壁垒、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仅仅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积累和运作往往难以应对上述所列举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快速发展,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经济体里,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实际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直接和紧迫的压力就是资金上的压力。这压力不仅体现在资金的筹措
“证照分离”改革的实施,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的重要制度。“证照分离”制度是一场触及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这对新型信用监管制度的构建能够有一定作用,但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静态监管转化为动态,政府监管职责以及市场自律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信息信用及监管法律制度还在初步建设阶段,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论述“证照分
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有利于推动我国老年人健康传播,促进健康老龄化。本研究以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信息接触行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行为特征,及其农村老年人健康传播中具有的问题。研究发现,前场镇老年人普遍存在健康理念传统、忽视心理健康、健康信息接触及健康活动参加积极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污染者付费、损害者担责,应当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进行科学化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的科学化构建,也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环境损害追责的成本,提高生态修复和生态赔偿的效率,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章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制度相近的相关概念、
教学本是大学的首要职责,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自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后,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从宏观的政府政策、中观的大学组织管理到微观的教师实践,各个层面的教学与科研关系都呈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势态。当前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行为早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仍然有部分教师保持卓越教学,本文将这些教师统称为教学卓越教师。那么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便是:在“科研导向”
大学是一个底部沉重的组织,院系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层单位。我国无论是高等教育政策取向还是以“试点学院”为代表的改革实践,都旨在推动办学权力下放和管理重心下移,但我国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基本处于“事权下移,财权、人权和重大事权仍然集中在校级”的状态,呈现出“职能分权”的特征。校院两级权责不清,制约着院系治理绩效和大学治理现代化进程。如何从新的研究视角去分析校院两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