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5打5有球训练是近些年来北京女足常采用的大强度训练方法,而训练的负荷是否能满足国内女足比赛的需要尚无前人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以北京女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足球有球训练的方式是否符合项目规律进行研究,对有针对性地改进训练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女足俱乐部一线队员21人(未包含守门员),选用5打5训练课与模拟比赛间机能指标横向比对与阶段性5打5训练前后的体能指标的前后比照两条路线来分析5打5短间歇高强度有球训练模式对提高北京女足专项体能的效果。研究结果:(1)5打5有球训练的最高心率水平及超过无氧阈心率的时间均略高于模拟比赛,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2)5打5有球训练血乳酸水平均较模拟比赛有所提高,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3)5打5有球训练的次日晨尿中的尿蛋白、尿胆原、尿酮体等指标的出现率均高于足协杯比赛。(4)经过4周的以5打5训练为重点训练课的训练后,运动员的10s最大无氧功水平、5-0-5跑动测试与Illinois速度灵敏性跑测试测试结果均较阶段性训练前有所提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最大摄氧量水平、纵跳、30m冲刺跑及YO-YO耐力测试与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5打5短间歇、高密度有球训练模式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模拟比赛的水平,但是其整体训练时间较比赛短,且场地较小,运动员多进行急停急转等维持时间短的动作,与实际比赛的情况还存在差异。从心率结果上看5打5有球训练与模拟比赛间无显著性差异,且高于无氧阈心率的时间也较模拟比赛低,也证明5打5有球训练的整体负荷量应略低于模拟比赛水平。从训练负荷量要高于比赛的原则出发,建议增加5打5训练模式的组数,从而使其训练的整体时间与运动负荷量超过实际比赛的水平。(2)从阶段性有球训练的体能测试结果上可以看出,5打5有球训练着重提高的是运动员的急停急转及最大无氧输出能力,这与足球比赛所需专项体能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但是5打5有球训练所发展的体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足球项目所必须的爆发力,训练中未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