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非替尼(ZD1839,Gefitinib),是一种能口服的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多个国家获准上市,用于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着吉非替尼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如何选择对吉非替尼敏感的患者,充分发挥其靶向性,是近年来探索如何提高吉非替尼疗效的热点。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中国人群中EGFR的突变与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为2002年5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每日服用吉非替尼,每次250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收集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nest 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的18-24外显子,并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入组。肿瘤标本包括25例冰冻的新鲜组织和81例石蜡包埋组织。其中32例(30.2%)发生了突变。腺癌患者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35.9%vs 14.3%,P=0.033)。突变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无突变患者(71.9%vs 13.5%,P<0.0001)。突变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15.0 vs 3.0个月,P<0.0001)。突变患者的生存期(OS)也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18.5 vs 6.0个月,P<0.0001)。结论是对于中国人群,EGFR基因突变可以较好的预测吉非替尼治疗中国人晚期NSCLC的疗效和预后。第二部分,我们评价了“化疗微效以上序贯给予吉非替尼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为2002年5月至2005年2月,共有33例患者依次入组。既往接受化疗方案数不限,只要最后一个化疗方案疗效经确认在微效(MR)以上患者,则入组序贯给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结果,3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副作用。以入组基线检查结果为参照,总有效率(RR)为24.2%(8/33)(95%可信区间,11%~42%)。症状改善率为54.4%(18/33)(95%可信区间,25%~59%)。中位TTP6.5个月(范围:0.7~16.6),中位OS为8.5个月(范围:2.1~18.0),1年生存率为36.4%(95%可信区间,20%~55%)。本研究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多数较轻,且可逆。结论是化疗微效以上的患者序贯应用吉非替尼的方案,生活质量良好,中位TTP和中位OS明显延长。其中90%以上都能继续巩固原有疗效,将近1/4患者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