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源于导师孟聪龄教授与山西省建设厅合作编写《山西建筑发展史》工作。本研究以山西主流城市的太原、大同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史的角度考察了山西近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了二城市近代城市规划实践及特征,在时间、内容、模式、类型及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总结。本文由5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强调了山西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选题,能填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意义,归纳整理了山西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史料,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并且从整体上对文章做出定位总结。第二章的主体部分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整体描述了山西近代城市的形成及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探讨了山西近代经济、阎锡山统治策略、城乡制度、工业布局与近代城市化的关系,并且总结了山西各城市格局的新变化和近代城市建筑面貌的特征。总体上讲,山西近代城市规划进程十分缓慢,除了太原市和大同市的城市轮廓向城墙外突破外,其他的城市均未能突破城墙发展。地区级的城市因为缺少发展的资金,官办企业很少,私营经济又倍受打压,城市发展十分缓慢。但是教会建筑渗入的范围还是比较广阔,基本上遍及了山西的大小城镇。到了日本侵略时期,除了大同外,其他城市都是破坏大过于建设。因此山西的近代城市史就是一个中西方建筑文化博弈的一个时代,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萧条期和反思期。第三章的主体部分,分述了近代太原、大同2个城市其近代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特征。深入的从城市格局的形成脉络、人口、辖区面积、工业、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和桥梁、居住区建设、公共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特殊用地、绿地园林、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对2城市的城市规划进行介绍。通过对这两个城市规划的介绍,可以对山西其他城市的城市规划的近代进程做出推测,也为山西近代史的更为系统分析提供支点。本研究旨在研究山西近代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尤其是导入西方城市规划思潮与技术,以山西城市产业工业化、交通便捷化、形式西洋化、形态行列化为重要表现的规划实践研究,为当代山西甚至中国的城市规划研究及新时期的旧城改造提供参考。对于当代的城市建设笔者认为,进行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应分析地段历史文脉的价值。一方面,要消除大规模改造旧城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环境风貌、历史古迹等方面,着力于旧城整体换就品质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尊重老城,分析与挖掘城市的地域性特征,使其空间机理与旧城风貌一致,体现城市文化韵味。总体上做到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切忌大拆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