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常吸气和组合气动控制下椭圆柱体的流动性能及控制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che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涡的交替脱落会在建筑的下游表面产生交替变化的低压区,并形成显著的横风向气动力。如果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旋涡脱落频率一致,结构将发生大幅振动,并最终导致结构发生破坏。因此,本研究是围绕椭圆柱体绕流的流动特性及其旋涡脱落控制而开展的,通过对椭圆柱体的流场和旋涡脱落进行控制,从而解决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中的气动问题,改善其抗风性能。  本文对4个雷诺数为6.90×104的椭圆柱模型(分别标记为E1~E4模型)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进行测压试验和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试验研究。对于E1,E2和E3模型而言,它们的长轴与来流方向平行,但吸气角位于不同的径向角(其中E1模型位于90°和270°,E2模型位于130°和230°,E3模型位于50°和310°)。对于E4模型而言,它的短轴与来流方向平行,且吸气角位于90°和270°。除此之外,3种气动控制措施被用来控制椭圆柱体的旋涡脱落,它们分别是吸气控制、被动气动控制(表面粗糙度)和组合气动控制(吸气+表面粗糙度)。分别对有无气动控制下的椭圆柱模型的表面风压系数分布、气动力系数及其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讨论不同试验模型的气动性能。此外,基于PIV试验结果,分析了有无气动控制下的椭圆柱体的时均流线图和瞬态流线图、归一化湍动能和涡旋强度,研究了椭圆柱体的流场特征。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吸气控制被用于减小椭圆柱体的风荷载,控制其旋涡脱落。分析了吸气孔方位角(E1~E3模型)、吸气流量系数(CQ=0到CQ=0.05)和模型放置方向(E1和E4模型)对椭圆柱体的气动力和尾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气流量系数由零增加到较小量时,多数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显著减小,其中CQ=0.01时,E1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由0.689减为0.420,折减率为39.0%;CQ=0.02时,E2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由0.668减为0.109,折减率为83.7%;CQ=0.01时,E4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由1.563减为0.696,折减率为55.5%。此外,当吸气孔向下游移动时,即从50°(E3模型)到90°(E1模型),再到130°(E2模型),吸气控制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同样剧烈减小,其中E2模型在CQ=0.02时的平均阻力系数比相应的E1模型和E3模型分别小72.5%和76.3%。最后,给出了上述吸气控制模型的可视化流场,详细解释了不同气动性能的原因。  (2)对3种表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度分别为ks/D=0,5.3×10?4和1.15×10?3)的椭圆柱体的气动特性和流场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表面粗糙度对减小气动力系数具有显著效果,其中相对粗糙度为ks/D=1.15×10?3的模型相对于光滑模型(ks/D=0)而言,可减小平均阻力系数32.9%、脉动阻力系数26.2%,以及脉动升力系数19.8%,具有较好的气动力控制效果。此外,PIV试验结果也验证了粗糙度能有效减小湍动能和控制旋涡脱落。  (3)对不同组合气动控制下(表面粗糙度+吸气控制)椭圆柱体的气动特性和流场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吸气流量系数、吸气孔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折减非常显著,其中E1、E2和E3模型的阻力系数最大折减分别可达86.6%、100%和30%,证明了组合气动控制比单纯的吸气控制或表面粗糙度措施更有效。  (4)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椭圆柱体的吸气控制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吸气孔位置(吸气孔以10°为间隔从70°增加到110°,对应的椭圆柱体被标记为H1~H5模型)对气动性能和流场特征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结果验证本文LES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吸气孔位于模型背风面时(比如H5模型)的吸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吸气孔位于模型迎风时的(比如H1模型),吸气控制下H5模型的平均阻力系数和脉动升力系数分别为H1模型的12.7%和56.0%,可见吸气孔位置的影响非常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近断层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幅值、反应谱、持时、脉冲效应及其结构响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充分收集世界范围内近断层地震观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建立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生产和制备高性能混凝土需要特别的配比设计、制作工艺和养护条件。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需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以保证其能够满足特定工程的要求。 本论文采用试验对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来研究微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原理及组分材料的特性,制备了微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 (2) 将体积
多年来一直用于多层住宅结构体系的粘土砖墙承重结构,由于粘土砖毁坏大量耕地,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已被大部分城市禁止。而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体系已进行了大
伴随着住宅产业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相继出现,青岛理工大学王士风教授独立研究开发了集保温隔热等建筑功能与承重抗震结构性能于一体的组合网架夹芯复合板住宅建筑体系
作为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砂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已被广泛的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砂井地基固结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某些
钢索作为一种高效地承受拉力的构件,在工程结构中已大量使用。为了在施工和结构监测的过程中准确获得钢索的内力,出现了许多索力测试方法,其中振动法是被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振
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是现代锚固工程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对当前普遍应用的预应力锚索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其锚固特性、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锁
由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立柱(U形或C形截面)组成的墙架体系在低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其中墙体立柱的承载力性能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充分,设计规范中相关的条文还不
随着国家对寒区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大以及全球气候环境恶化的加剧,寒区的工程灾害现象不断增多,日益成为影响寒区工程建设及稳定性的重大问题。岩体作为地质作用的产物,含有较
氮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利用微藻能够有效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并可获得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藻类,而固定化技术解决了藻水分离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大量试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