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戏曲也在考虑如何走出逐渐衰弱的困境。如今的戏曲在表演形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舞台之外,还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体途径来向观众传播。集合了很多艺术种类于一身的动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夸张性并且便于表现丰富的想象力。近年来,动画凭借其多样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我国国产动画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万氏兄弟创作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起,国产动画中就一直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戏曲的身影。传统戏曲中的符号化元素,如脸谱、服装和道具、动作、音乐与音效等都能被后来的国产动画所借鉴。这种借鉴对国产动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时下传统戏曲的日益衰落,以中国戏曲为创作来源的戏曲动画的出现给传统戏曲的振兴带来了新生力量。在我国,目前传统戏曲和动画的结合方式主要有:借鉴各种传统戏曲中的视觉、音乐、动作等元素,以表现新的故事主题和内容。还有一种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传统戏曲,从内容到角色、场景、动作等都源于传统戏曲并用动画的方式呈现,被称为戏曲动画。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关系到动画整体风格和质量重要元素之一。在早期的国产动画的角色造型中,以角色设计上融入戏曲元素为主,戏曲动画中的角色设计则是对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形象进行提炼,设计以戏曲角色为原型的卡通形象。本文分析了大量戏曲动画实例来论述卡通角色造型在戏曲动画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我国动画的发展现状及动画角色造型在动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角色造型设计在我国戏曲动画中的应用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结合原创作品从戏曲元素如:戏曲脸谱、戏曲服饰及道具、戏曲动作等在戏曲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来探讨新时期角色造型设计的新发展。目前我国的戏曲动画虽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戏曲与动画的结合,有其深远意义。要提升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界的影响,我国国产动画必须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旨通过对角色造型设计在戏曲动画中的应用的研究,能对中国戏曲动画的发展及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出自的一份力量,也希望能通过对戏曲卡通角色设计的研究给其他类型的国产动画中的角色形象设计带来一些参考,对于探寻民族之风的国产动画创作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画中线条是画家情感的载体,不同风貌的线能够传达不同的感情。绘画语言的形成也是人类思想观念积淀的过程,中国画中的线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演变,每一个朝代中画家都非常重视线
漫画的出现在人类艺术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它是一种简练而意蕴丰富的艺术形式。邱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邯郸市东北部,因为漫画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艺术家在创作形式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个人情感上得到空前的释放,同时我国的女性艺术家也对艺术有着积极的追求,逐渐成为了
二十世纪以来,音乐剧作为一门新兴起的综合性音乐艺术形式,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道路。早期的音乐剧实际上是音乐喜剧的简称,最早出现于百老汇舞台上。在早期的音乐剧中,音乐剧
当今资讯时代光速发展,随之而来,人类文化全方位多方面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融合新浪潮。而在这股浪潮的尖端,我们不难发现,源自欧美黑人文化的hip-hop文化,凭借其独特新颖的魅力,在
话语(discourse)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认为,话语之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话语既可以界定和生产了我们认知的各种对象,还控制着某一个话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