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方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对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阐述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方面的影响,阐明该方法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治疗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选取80个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卡替松粉吸入剂治疗,使用方法:每次1吸,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自拟的补肺健脾方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中药汤剂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日1剂水煎300ml,150ml早晚温服。疗程为2个月(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积的变化情况,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烟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显示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进行组间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咳嗽;喘息、气短;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以及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神疲、乏力或自汗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疗效的有效率,结果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62%,经组间比较,结果显示z=-2.744,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AT评分,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CAT评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对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的CAT评分积分有显著影响;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治疗后CAT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CAT评分积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6分钟步行距离,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影响,都能增加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3<0.01),可以得出结论,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提高,说明治疗组在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在试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RBC、PLT、WBC、ALT、BUN、Cr、尿常规及ECG,均未检查出阳性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此试验方法安全性高。结论:1.补肺健脾方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在降低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咳嗽;喘息、气短;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以及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补肺健脾方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可以使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的CAT评分下降更明显、6分钟步行距离更远。3.补肺健脾方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补肺健脾方联合肺康复疗法(缩唇-腹式呼吸)可行性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