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笔画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众多艺术家探索开拓着它。这是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工笔画是从我国绘画体系里化育衍生而出的。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品类,工笔画自古至今包括了古典绘画的“积色”与“敷色”的不同样式,“密体”与“疏体”的不同风格,“重彩”与“淡彩”的不同材料,“勾染”与“勾皴”、“白描”与“没骨”的不同形态。当代,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世界文化互相交流,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艺术家在不断的努力,开拓工笔画繁荣发展道路,以满足当代人类的审美视觉要求。材料是绘画最基本的因素,对材料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画家创作理念的一部分,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更好的表现个性与自我语言尤为重要。由此,我们可知材料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据资料记载,工笔画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原始形态。那么,工笔画发展过程中,材料的使用一直备受画家的关注。古代,对工笔画材料的使用已有记载,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落后,工笔画材料种类较少,理论记载也只有少数。发展至隋唐时期,工笔画发展到顶峰,在材料应用方面有一定的进步。随着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地位旁落千年,仅在民间受到人们的喜爱。进入20世纪80年代,众多工笔画家开始关注工笔画复兴之路。工笔画家们从临摹壁画中吸取精华,从传统及东西方绘画中吸取养分,尤其是受日本绘画材料的影响,使工笔画在形式语言及表现内容上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90年代以后工笔画的变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材料技术层面的探索和更新,推动了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使工笔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值得深入的研究。“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必须材料。本文着重于工笔画中综合材料的应用,以及材料应用对工笔画色彩及创作的影响,试图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对工笔画材料应用与制作奠定理论基础,希望对工笔画艺术的承接与发展有所帮助,使工笔画的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