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民间——试析当代市民文学的文化价值观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文学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无论是在数量、接受群体,还是在社会意识的结构中,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主流地位,理论界对它的关注与参与也显示出少见的热情。自从陈思和先生系统地提出了民间理论,并经过其他学者的修订、阐释后,民间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话语,为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阐释空间。许多学者纷纷从民间这个角度切入视点来观照、钩沉某段文学史或考察某一具体文本。不过,目前民间研究仅限于乡土小说和乡村民间,还鲜少有人涉及市民文学和市民民间。本文主要考察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市民文学,大致包括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九十年代出现的“新市民”小说;以及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的描写市井民生的小说。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民间理论为参照,以民间文化为依托,探寻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市井文学所显现出来的回归民间的趋向,以及由此凸现在文本表层和深层的民间文化价值观。 本文首先辨析了市民小说的概念,并对市民小说的流变作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从日常生活的诗学建构、粗鄙化的物欲追逐以及民间理想精神的高蹈三个方面,侧重对市民小说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剖析,市民小说家纷纷从民间立场对市民阶层进行着不同向度和层面的书写,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民间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自发、原生的民间精神牵动着市民小说作家的情怀,他们自觉地追觅着原始、朴素的民间精神。这种民间理想精神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坚韧踏实的活着就好的生存理念、自由自在的民间生命精神两种形式。 本文对文学回归民间立场作了初步的思考。作家在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在反映日常庸俗生活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而文学回归民间,特别是转型期市民小说对民间的言说与皈依,一方面确实给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话语力量,另一方面民间文化的糟粕性也使得作家在回归民间的途中陷入令人尴尬的文化悖论,也造成了市民小说难以避免的缺陷。
其他文献
针对同步发电机d、q轴抛载试验的不足,提出了任意工况下一次性抛载试验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分析同步发电机抛载试验动态过程,建立了任意工况下一次性抛载试验d、q轴传递函数模
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被动式节能是指建筑物本身通过各种自然的方式来收集和储存能量,建筑物与其周围的环境之间形成自循环的系统,不需要耗能的机械设备来提供支持也能充
体育课选课的好坏是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有选择性和差异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根据个人条件、爱好、特长,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激
广西行为医学会副会长王翔南向我讲述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病例——那是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体型较胖,她咨询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什么她胆子变小了?  据这位女孩子描述,某天她和几个同学逛街时目睹了一场车祸后,脑子里就尽是车祸的画面,到了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是恶梦连连,而和她一起目睹了车祸的同学却一点事也没有。到后来,她变得连洗澡、上厕所都不敢一个人去,过马路更是胆战心惊,无论去到哪都希望有人陪
期刊
本文重点从《唯物论者启示录》系列五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这种说法是张贤亮在华夏作家网一次访谈录中提到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包括历史地图。虽然历史以文字为主,但是有许多历史知识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配以历史地图加以说明,因此合理优化历史地
《渑水燕谈录》是王闢之根据自己登科从仕三十余年的所见所闻而撰写的。此书题材广泛,鉴于书中的同一条题材与史书及宋人笔记文献有着诸多关系,因此本文以《渑水燕谈录》作为研
期刊
居住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居住者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也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居住区内的绿化对于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拓展居民生活空间,创造安静、舒适、卫生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