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文学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无论是在数量、接受群体,还是在社会意识的结构中,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主流地位,理论界对它的关注与参与也显示出少见的热情。自从陈思和先生系统地提出了民间理论,并经过其他学者的修订、阐释后,民间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话语,为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阐释空间。许多学者纷纷从民间这个角度切入视点来观照、钩沉某段文学史或考察某一具体文本。不过,目前民间研究仅限于乡土小说和乡村民间,还鲜少有人涉及市民文学和市民民间。本文主要考察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市民文学,大致包括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九十年代出现的“新市民”小说;以及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的描写市井民生的小说。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民间理论为参照,以民间文化为依托,探寻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市井文学所显现出来的回归民间的趋向,以及由此凸现在文本表层和深层的民间文化价值观。
本文首先辨析了市民小说的概念,并对市民小说的流变作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从日常生活的诗学建构、粗鄙化的物欲追逐以及民间理想精神的高蹈三个方面,侧重对市民小说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剖析,市民小说家纷纷从民间立场对市民阶层进行着不同向度和层面的书写,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民间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自发、原生的民间精神牵动着市民小说作家的情怀,他们自觉地追觅着原始、朴素的民间精神。这种民间理想精神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坚韧踏实的活着就好的生存理念、自由自在的民间生命精神两种形式。
本文对文学回归民间立场作了初步的思考。作家在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在反映日常庸俗生活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而文学回归民间,特别是转型期市民小说对民间的言说与皈依,一方面确实给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话语力量,另一方面民间文化的糟粕性也使得作家在回归民间的途中陷入令人尴尬的文化悖论,也造成了市民小说难以避免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