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已经被书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之中。同学术界常常从广义上来理解和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将其一分为二,从狭义上来理解并书写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建国以前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通常被定义为是一场一般性的群众运动,所涉笔墨不多。跟五四运动相对比,新文化运动在建国以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频率更低。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将新文化运动定义为是继器物革新、政治革新之后的第三次革新,即"文化革新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的面貌变化显著。建国初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有浓厚的无产阶级革命话语和阶级论调,五四运动被定义成是一场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运动,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端,且已变成重要内容被教科书大书特书。新文化运动,则是被认定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运动。教科书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将新文化运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民主与科学为主旨,第二个阶段以马列主义的传播为方向。建国六十余年,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论断一直未变,但建国初浓重的革命话语和阶级论调随着时间的发展日趋淡化。九十年代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又给予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多的新注脚。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深受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笔者尝试探究这种变化的特征以及背后的动因,以图为今后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以及历史教育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