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80年代女诗人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性别视角切入女性诗歌。在将其语境化的过程中,梳理与呈现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自我认同路径。80年代新启蒙主义在反封建的旗帜下对主体性的张扬,使女性把“人”作为自我认同的起点。而这个“人’’事实上是无性(中性)的,女性在男权文化的镜城中,要么认同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要么“化装成为男性”认同男性价值。8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东渐,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逐渐式微,女性个人主体在西方女性主义、新启蒙主义思潮的裹挟中,意识到女性性别符号被社会象征秩序编码后,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这一事实,因此,呈现出被“他者”化的焦虑。女性面临着如何在两性关系——自我认同的最基本场域,确立自己的身份这一问题。把女性诗歌置于8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诗歌”在对爱情、身体、日常生活的想象中,有对现存性别秩序的质疑,也有对男权文化分派给女性的既定角色的认同;有对个人主体精神独立的诉求,也有人身依附性的意识流露。呈现出了矛盾、变化、繁复、成长的自我认同轨迹。同时,在80年代的女性诗歌文本表述中,性别的凸现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中,呈现出女性与民族国家主体的特殊关系。尤其在新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女性对身体与爱情的想象更多的是以反封建,确立“人”的主体性为诉求,而非以反抗男权文化为目的。但是,80年代的女性诗歌却被接受者简化为以“自白的”、“集体的’’方式,以反抗男权文化的姿态来表述女性独特的性别经验。这一机械、僵硬的解读模式,遮蔽了女性诗歌所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性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