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现代语言学的热门话题之一。近些年来的隐喻研究涉及到了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很多认知域。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但是,涉及到自然界某些基本认知域的隐喻研究却不多见。汉语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界的五大元素,是人们认知的源语域。五行文化作为汉语中独有的文化,早已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语言及思维模式之中。作为自然界五行元素中的一行,“木”在人们的生活中拥有林林总总的隐喻表达,而现有研究中对汉语五行文化中“木”的隐喻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清华大学汉语均衡语料库”、“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等语料库搜集来的关于汉语五行元素中“木”的成员(“花”、“草”、“树”、“木”)的隐喻表达进行研究,总结“木”的主要隐喻意义拓展和概念隐喻表达,分析这些隐喻拓展的相互影响,以及各隐喻拓展中“木”元素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剖析其认知动因。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汉语五行文化中的“木”元素有哪些隐喻意义拓展?(2)这些隐喻拓展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各隐喻拓展中“木”元素的典型成员——“花”、“草”、“树”、“木”存在怎样的相互影响?(3)这些隐喻拓展的形成有哪些认知动因?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有如下发现:(1)五行“木”元素主要有七种隐喻意义拓展:“人”、“品质”、“社会地位”、“特征”、“场所”、“情绪”、“生命过程”。(2)在七个隐喻拓展中,“人”、“品质”、“社会地位”、“情绪”、“生命过程”相互之间有互动。“人”分别促进了“品质”、“社会地位”、“情绪”、“生命过程”,而后四个拓展之间没有互动。除此之外,“社会地位”促进“场所”。在每个拓展中,“木”元素的成员只在“人”、“社会地位”、“特征”、“情绪”四个概念域中被发现有互动。在“人”域中,“花”和“草”在某些表达中相互促进,而在其它的有些表达中相互抑制;在“社会地位”域中,只有“树”和“木”相互促进;在“特征”域中,“花”和“草”相互促进;“草”和“木”相互促进;在“情绪”域中,“花”和“草”相互抑制。(3)这些隐喻意义有些来源于典故,有些基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文化经验。身体经验主要是人们对植物的体验,如植物的颜色、形状、生长环境、香味、特性等。文化经验则包含“首饰”、“妓院”、“诗歌”等。本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汉语的概念隐喻研究,另一方面能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木”的隐喻表达,掌握其认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