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作为天然产物中存在的一类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具有如降低血糖、抗氧化、心血管保护、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然而其低的水溶性及代谢迅速的特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课题拟以叶酸修饰的普朗尼克F127及TPGS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荷载模型药物白藜芦醇的混合胶束,以期增加药物的长循环效果及增加对肿瘤的靶向性。方法本课题采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的催化作用,将普朗尼克F127与羰基二咪唑(CDI)缩合,产物与乙二胺及叶酸进行反应得到叶酸修饰的普朗尼克高分子材料。以该材料和TPGS作为荷载模型药物白藜芦醇的载体材料,采用中心点效应面(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以粒径(PS)、包封率(EE)、载药量(DL)和多分散指数(PDI)作为独立变量对处方进行优化,采用薄膜分散法以药物与载体材料为1:10(w/w)的比例制备胶束溶液。通过透析法比较白藜芦醇混合胶束与白藜芦醇溶液在体外的释放效果。以叶酸受体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探究经过FITC荧光探针标记的叶酸修饰的混合胶束溶液在细胞水平的摄取,采用CCK-8法研究体外细胞毒性及摄取情况。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经尾静脉注射后比较白藜芦醇混合胶束溶液与自制溶液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然后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探究白藜芦醇混合胶束溶液在体内药动学过程及其相关的药动学统计矩参数。结果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图谱分析后可以证实叶酸与普朗尼克F127的偶联,确认成功合成了叶酸修饰的普朗尼克载体材料。处方优化结果显示当制备2 mg/mL的胶束药物,混合胶束中普朗尼克F127与TPGS比例为1.62时胶束具备最优的表征。其PS、EE、DL和PDI分别为19.94 nm、101.21%、9.26%和0.146,经重复实验证明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相比相差小于10%。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PEG溶液剂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释放的最高峰,释放率可达到56%,白藜芦醇胶束溶液在较长的时间才后达到释放最高峰,这可能是因为胶束溶液的缓释作用引起。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表明叶酸修饰的白藜芦醇混合胶束溶液细胞存活程度显著低于未修饰的混合胶束溶液及其混悬液,证明其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实验表明MCF-7细胞对叶酸修饰的白藜芦醇混合胶束溶液的摄取率显著高于叶酸封闭组及未修饰的胶束溶液,证明叶酸受体高表达细胞MCF-7对药物的摄取是以叶酸介导的方式进行。小鼠组织分布研究证明胶束溶液组在脾脏等组织中的累计量显著低于自制溶液组(P<0.05),由此推论白藜芦醇混合胶束具备一定长循环特征。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显示白藜芦醇混合胶束的药物半衰期有一定的延长,表明混合胶束溶液可以显著提高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1.对于叶酸修饰的普朗尼克载体材料可通过与CDI反应的方式进行,此合成方法路线清楚,效率较高。2.采用中心点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不仅可以减少实验次数并提高实验精度,而且可以最终优化出最合理的处方。3.通过实验证明对于小粒径的胶束制剂可以避开肝脏巨噬细胞及脾脏内皮细胞的吞噬和拦截作用,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4.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明叶酸修饰的混合胶束溶液能够通过叶酸受体的介导作用进入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并在细胞内浓集,有利于提高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