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正在逐渐参与到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方面。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其本身的特性驱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价值的创造。从宏观角度,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互相渗透发展,对信息化时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数字的基础设施行业,还包括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部分;从微观角度,数字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数据要素和数据资产上,包括一个企业对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正在逐渐参与到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方面。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其本身的特性驱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价值的创造。从宏观角度,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互相渗透发展,对信息化时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数字的基础设施行业,还包括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部分;从微观角度,数字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数据要素和数据资产上,包括一个企业对数据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所拥有的数据资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传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无法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创造的价值,因此需要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目前测度数字经济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规模测算(绝对量)和指标体系(相对量)两大类,其中,前者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为代表,后者影响范围较广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直接测算数字经济规模并使其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本文参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和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中的行业分类和数据信息,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从两方面改进BEA方法,通过投入产出法计算产业融合度,并提出数字经济规模的计算方法,测算了中国和美国等15个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及其GDP占比,研究了国家与地区间的数字经济趋同与包容性,并与其他测度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产业融合方法的稳健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1)尽管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以及GDP占比在15个国家中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年平均增长率是最高的;(2)2019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测度结果约为10.17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11.16%,这一结果在历年均低于信通院但高于BEA系列,与卫星账户和社科院最新研究报告结果相近,借助横向比较及趋势分析也检验了该方法的稳健性;(3)进一步的趋同性检验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过程存在震荡,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趋缩小,国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σ趋同,控制地理差异后仍然有σ趋同效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基于供给-使用框架从商品视角测算数字经济增加值,这种方法倾向于低估数字经济的贡献,本文从产业融合视角对数字经济增加值进行测算,同时为使数字经济规模的测度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采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2)探索了数字经济测度的微观基础,其一是数据资产,即数据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如何得到恰当的价值评估,以及数据确权和数据交易;其二是数据要素,即数据作为企业生产函数中的基本要素投入如何被分解计量,讨论了数据的价值、贡献以及外部性;(3)基于数字经济规模测度的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分析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和数字鸿沟等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出现了能源供求矛盾等生态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已经变成了一项巨大的研究课题。生产过程中难免形成污染物,怎样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能源效率,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仍处于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河北省的能源发展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产业多为重工业产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在此背景下,通过深入研究河北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剖析其空间分异与影响原因,对于推动河北的经
目的:CD4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蛋白家族的成员。CD40L是其受体,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和血小板,CD40和CD40L相互作用在触发肝细胞凋亡中起主要作用,CD40L基因敲减的小鼠肝炎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肝细胞损伤明显减弱,肿瘤来源的自噬小体可以通过上调巨噬细胞上CD40L的表达,显著增强B细胞的活性。有报道称,急性酒精可以激活自噬;而在ALD小鼠模型中自噬通量受损。ASP
水资源作为维护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人类至关重要。然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彰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是水资源匮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的1/2,而辽宁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大省,目前正处于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因此面对水资源匮乏现状,研究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助力作用也逐渐消失殆尽,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社会抚养压力增大、劳动力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生育政策和劳动市场制度相继做出调整。具体来看,从“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生育条件不断放宽,这意味着家庭照料需求
国家经济处于发展转型升级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旅游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追求旅游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迈进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要求,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现阶段国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也让更多的人加入了旅游的队伍,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旅游的迅速发展。当前,提升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是大势所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想要了解我国旅游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呈急剧增加的态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气候问题,成为世界公认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并于2007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面对此种形势,中国将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在提交给联合国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承诺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60%-65%,并争取到203
<正>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多样化特色发展是普通高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教育的战略任务。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学校创建工作中,北京景山学校以课程建设、打造景山“攀峰”课堂、探索十二年一贯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和突破口,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各时期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中,“多样化”与“特色”存在不同的关系取向,进而拥有相对不同的意蕴与指向。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多样化有特色”的高中教育,以使教育更适合学校实际、适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其间,“多样化”与“特色”呈现出相对独立、平行、互促的关系。这意味着,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指向会更突出教育的“适合性”,需要寻求更适合学校、学生的内生式发展路径。
2020年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后,中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此时期贫困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由绝对贫困转换为相对贫困。相对贫困人口是在收入与社会地位方面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的一类群体。相对贫困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将会伴随我国的社会发展而长期存在,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一些群体会因为社会经济结构转换暂时陷入相对贫困。相对贫困人口是不断变动的且其本身流动性较强,在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找到如何瞄准这类群
介绍了云南普者黑项目式研学课程设计的背景,构建了 "三四五三"的研学思路;提出以水为脉的赏水、析水及谋水的三行程四主题研学实施框架;最后总结本次研学的课程亮点,并从目标、内容及准备三方面提出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