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增加的态势。预计世界上每年新增1400万例的肿瘤患者,由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往往会导致人类的死亡,目前,肿瘤是第二大引起人类死亡的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研发抗肿瘤药物是药物化学家迫切的任务,抗肿瘤领域为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氨基噻唑类衍生物是一类含有噻唑杂环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艾滋病、抗菌、抗炎、抗结核、利尿等。其抗肿瘤的机制是与肿瘤细胞发生的蛋白激酶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相对于传统的作用于DNA的抗肿瘤药物来说,作用于蛋白激酶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是现在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的新方向。SNS-032(BMS-387032)是一类氨基噻唑类化合物,最初是由美国百时施贵宝研究机构研发合成的。随后人们对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SNS-032对CDK 2、7、9具有较高的选择抑制性,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表现出较好效果。我们考察了SNS-032和另外一个抗肿瘤药达沙替尼两者的结构,两者共同特点就是活性结构都是氨基噻唑母环、抗肿瘤机制都是作用于激酶。因此我们保留了2-氨基噻唑的母环结构,对其侧链进行结构修饰改造。由SNS-032的构效关系可知,氨基噻唑环5位连接的基团以疏水性的侧链取代具有较好的与CDK结合的能力,2位的氨基所连接的基团以能形成氢键的极性基团为佳。因此我们分别在2-氨基噻唑母环的4位和5位进行结构修饰,主要以疏水的基团去取代,满足同激酶受体形成疏水结合作用;噻唑母环2位氨基连接的基团以酰胺基团和伯胺为主要特征,旨在与作用靶点可以形成氢键相互作用而达到较强的结合。以此我们设计并建立了500多个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库,通过对接打分选取其前50个化合物,合成了其中的43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IR确认这43个化合物结构正确。我们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肿瘤活性测试,通过培养H-1299人肺癌细胞和SHG-44人胶质瘤细胞,用MTT法对所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发现34号化合物活性最佳,在5μmol/L的浓度下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1.09%和92.74%。本课研究旨在探索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初步解释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活性更好的抗肿瘤药物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