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一些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校园暴力、自杀、心理疾病等问题侵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期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不仅是拥有渊博知识和娴熟技能的人,还是拥有健全人格,有悲天悯人的生命关怀和对生命有最基本尊重的人。有人认为,我国的教育缺少死亡教育,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避讳讲与死亡有关的问题,但死亡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忽视死亡教育也意味着不重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迷茫,解答对生命的困惑,让他们认识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的存在,学会与生命和解,热爱生活,懂得怎样去让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历史教育更是关切生命意义的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要求也应成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并贯彻生命教育,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本文力图站在历史学科的视角,期望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包含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方法进行探索,充分利用历史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并考虑历史教学的实际,能够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及生命教育有所助益。在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从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强调生命与社会、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死亡教育几个方面由浅入深的探讨生命教育包含的内容;第三章,分析中学阶段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第四章,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提出生命教育的三个原则,即生活化原则、发展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第五章,从教师、挖掘历史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和实施教学的方法等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期望能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