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原发性肝癌组织CD147基因的剪切形式及其在m RNA水平的表达量背景和目的CD147又名基质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HAb18G/CD147或基础免疫球蛋白(basigin,BSG),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NCBI数据库公布CD147基因在转录过程中有4种不同的剪切形式,它在不同的组织或细胞中表达不同的CD147蛋白。研究表明CD147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表达何种形式的CD147,目前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确定CD147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剪切形式及其在m RNA水平的表达量是研究CD147如何参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并为CD147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诊断的应用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来自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切除肝癌及癌旁组织各20份,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CD147的剪切形式,并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的的方法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D147m 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中CD147以BSG-2、BSG-3、BSG-4的剪切形式存在。2.CD147 m RNA水平的表达量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稍高,但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以BSG-2、BSG-3、BSG-4的剪切形式存在,CD147 m RNA水平表达量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CD147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背景和目的CD1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研究表明CD147在肝癌的增殖、分化、浸润以及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关CD147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CD147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多态性研究的候选基因,利用基因多态性的公共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遗传学的层面来验证该基因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基因多态性的公共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国人群BS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登记(参考序列为NT011255),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后选择2-3个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运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随机选取1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51例健康对照人群,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CD147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8259和rs6757进行基因分型,采用拟和优度χ2检测分析各SNP位点对照组中实际检测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是否符合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四个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ts Intervals,CI)对CD147基因多态性和肝癌的患病风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D147基因两个SNP位点(rs8259和rs6757)实际检测的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中的分布符合哈-温平衡,P值均大于0.05,说明我们选择的样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具有群体代表性和可比性。2.rs8259位点共有AA、AT和TT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分布在肝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T基因型为参考基因型,未发现AT和AA基因型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有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以T等位基因为参考基因,A等位基因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无相关性(p>0.05)。无论是在显性模型还是隐性模型分析时,均未发现有基因型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有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3.rs6757位点共有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分布在肝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TT为参考基因,未发现CT基因型与肝癌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p=0.086);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肝癌发病风险可以增加至4.513倍(95%CI:1.510-13.489,p=0.007)。在显性模型分析中,CT+CC与TT基因型相比,可使肝癌的发病风险增加至1.824倍(95%CI:1.122-2.965,p=0.015);在隐型模型分析中,CC与CT+TT基因型相比,可使肝癌发病风险增加至3.765倍(95%CI:1.286-11.020,p=0.016)。结论CD147基因是肝癌的易感基因之一,其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57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该位点C等位基因突变可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第三部分CD147基因功能性SNP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背景和目的Micro RNA是一类长22nt左右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等物种中,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它们能够与靶基因m RNA分子3’端非编码区域(3’-untranslated rengion,3’-UTR)特异性结合并调控目标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广范参与细胞的增值分化、发育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已知mi RNAs靶位点中的单核苷SNP(也称为mi RSNP)可增强或减弱mi RNA-m RNA相互作用,并与多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密切相关。本部分的研究目的就是利用生物信息学的知识,通过一些在线软件预测能够与rs6757相匹配的mi RNAs,通过构建包含rs6757位点不同基因型片段的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验证rs6757不同等位基因通过影响mi RNA与CD147 m RNA的结合导致其对CD147表达调控能力的改变,该实验为CD147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1.利用Target Scan、Mir Base和Mir SNP在线软件预测CD147 3’-UTR区可能存在的多个mi RNAs潜在结合位点,将预测结果归纳整理,在NCBI数据库中Blast比对后选择1-2个mi RNAs进行后续功能试验的研究。2.构建包含多态位点rs6757不同等位基因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包含rs6757位点不同基因型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对各组的荧光素酶活性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同时外源给予不同浓度的mimic mi RNA-3976(1.0n M;2.5n M;5.0n M and 10.0n M),对包含rs6757位点不同基因型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在外源给予的不同浓度mi RNA-3976下的荧光素酶活性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1.对Target Scan、Mir SNP和Mir Base在线软件预测结果的预测交集进行Blast比对,发现CD147 3’-UTR区多态性位点rs6757:T>C正好位于hsa-mi R-3976的“种子”序列内,推测rs6757可变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影响hsa-mi R-3976与CD147 m RNA的结合导致CD147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2.成功构建包含了多态位点rs6757不同等位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3.psi-CHECK2-TT重组质粒载体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检测显示:mi R-3976组和blank组相比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被抑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mi R-3976组和NC组相比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mi R-3976 inhibitor组和blank组相比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mi R-3976 inhibitor组和NC inhibitor组相比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si-CHECK2-CC重组质粒载体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后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hsa-mi R-3976组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较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 R-3976 inhibitor组与空白组及NC Inhibitor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外源给予不同浓度的mimic mi RNA-3976(1.0n M;2.5n M;5.0n M and10.0n M),携带CD147多态位点rs6757 TT基因型片段的报告载体对外源给予的不同浓度的mi RNA-3976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了报告基因的表达。而携带rs6757位点CC基因型片段的报告基因载体则无此效应。结论CD147基因是hsa-mi R-3976的靶基因之一,其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57:T>C不同等位基因通过影响hsa-mi R-3976与CD147 m RNA的结合导致了hsa-mi R-3976对CD147负性调控能力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