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的改造不只是拆房子建房子,拆什么?建什么?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文化的抉择,透露出我们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想象。它不仅是土木工程,它是文化的开启与创造,是我们传承给下一代的生命哲学。——龙应台(台湾作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迷失自我,走向趋同的境地。建设初期,无序的开发以及有意或无意的对文化、历史的漠视,使得城市的形象逐渐消失,城市环境日益衰落。种种现象表明,对城市中大量失落的空间环境的改造及更新,己成为人类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愈加关注并不断探索的热点。作者认为,一种使空间再生的改造及再开发理念应该被引入并广泛推广。
本论文直面城市发展导致的空间失落现象,关注我国在革命建设新时代,对老旧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合理再开发问题,并在前人的理论及实践的推动下,提出并阐述再生空间的概念、特质和构成。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规划设计方法来说,再生更强调将旧有空间环境的特质与新的设计要求的综合。它含有继承与保存、改造与创新以及价值的转化、升华等特质。现存空间环境失落态势的分析,有助于挖掘其可再生性潜力。充分而周详的准备工作,为逐步探索空间再生之道打下基础。指导原则和检验标准的总结,对城市环境再生空间的形成作了方向性的指引。结合示范案例的设计方法探讨,为新一轮的改造运动提供支持和启发,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思索的过程,亦能够从中得到许多相关的启示,为再生方法应用的前景和价值作了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