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宗周(1578-1645),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刘宗周的伦理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伦理思想以“慎独”为其学术宗旨,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独”被赋予了本体的含义,名之曰“独体”,成为宇宙人生之本体、道德之本体,是人生终极的价值根源与依据。刘宗周以本体论“独”,其理论意义是反对析“性”与“心”为二,既然“性即理”、“心即理”,心性均为理,故性心不二而为一,是独一无二之“一”,也就是“即心即性”的“独体”。刘宗周的学说建立在《大学》的基础之上,以“诚意”为本。他视“独体”为道德的本体,把“意”作为心性之体,认为“意”是心之所存而非所发,是作为本体发生的道德意识,是一种超越的潜存,是“至静”。刘宗周学宗“慎独”,强调对本体的自我把握、自我觉悟、自我回归,其伦理思想即由此展开。他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言诚意也必归言慎独。刘宗周把“慎独”解释为“本吾独而戒惧之”,简单的说,慎独是时刻把握住本心的独体。刘宗周以“慎独”功夫统领圣门一切功夫,说“慎独之外别无学”。在他看来,《大学》明德至善的本体要凭借慎独的功夫来落实,“独体”即在慎独功夫中呈现。在此基础之上,刘宗周对“王门四句教”和王畿的“四无说”都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四句教”,称为“蕺山四句教”:“有善有恶者心之动,好善恶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物则”。刘宗周反对无善无恶的空疏的道德本体,所谓道德意识就必然具有善恶的观念。刘宗周不喜欢空谈德性,认为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修养都要落实到“为善去恶”。道德修养的目的是成就完善的人格,在传统伦理思想中就是成圣成贤。在这方面,刘宗周继承了传统的观念,提出了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他最重视的著作《人谱》,就是为回答这一问题而作。总而言之,刘宗周希望通过对内在超越的道德本体的探求,找到一个现实道德实践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向外展开,去寻求这种超验本体的实现方式,以达到本体与功夫的合一,由诚意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刘宗周看来,人人可以为圣人,通过对圣人理想的追求也可以实现道德救国的道德理想目标,这种理想的追求不应为外界所动,它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刘宗周身体力行,明亡之际,绝食23天以身殉国更证明了他贵义弘毅、超越生死的“大身子”高峻人格。他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