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的骨折类型、术式,通过对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总结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及适应症,为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共113例146侧。从临床和影像学方面评估髁状突游离复位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后髁突形态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骨折线的部位和性质及合并骨折部位,选择的手术入路包括耳屏前入路、下颌下颌后入路,根据髁状突、关节盘、翼外肌损伤情况进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或游离复位,术后1月,3月,6月,1年间断定期复诊。结果:113例病例中共146侧髁状突骨折,其中行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90侧,行髁状突游离复位术56侧。术后髁突形态评价:术后6月CT复查,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后8侧有轻度吸收,髁状突游离复位术后16侧髁状突吸收。术后运动功能评价:从开口度、开口型、关节弹响、咬合关系等方面来观察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方式间的结果差异:术后1个月,出现张口轻度受限共26例,其中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占11例,髁状突游离复位术占15例;术后3个月,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患者张口度均恢复正常,髁状突游离复位术5例轻度张口受限;6个月及1年后,仍有3例患者张口轻度受限。开口型:术后1个月,开口偏斜23例,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9例,髁状突游离复位术14例;术后3个月,开口偏斜8例,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1例,髁状突游离复位术7例。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7例髁状突游离复位开口型偏斜无改变。咬合关系:术后1个月,咬合关系紊乱3例,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后1例,髁状突游离复位术后2例;该3例患者为复杂多发骨折,经颌间弹性牵引,咬合关系明显改善,能满足患者进食要求。关节弹响:术后3个月关节弹响16例,其中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5例,髁状突游离复位术11例;术后6个月及1年,关节弹响患者7例,均为髁状突游离复位术患者。结论:1、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保留了骨折断端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2、和游离复位术相比,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后髁状突形态恢复好,为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基础。3、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在开口度、开口型、关节弹响、咬合关系等方面明显优于游离复位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