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去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语言,能够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去认识自然社会并掌握其规律。然而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学符号,要想实现上面的要求就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但是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并不太好,目前来看,也很少有从农村初中生和农村数学教师的视角对数学符号意识进行系统的探讨研究,所以本论文首次详细调查了农村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不好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原因也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形成新的数学符号教学观,促进与数学符号意识相关的各类教学的有机结合,完善了原有的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本论文的研究除了培养农村学校初中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之外,对于培养农村学校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都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本文针对培养农村学校初中生的数学符号意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学校、符号、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意识的概念;并把数学符号意识进行了从低到高的维度划分:分别是数学符号的感知与理解,数学符号的转化与表示,数学符号的运算与推理,数学符号的表达与思考。并根据这个划分标准,进行了编制调查测试卷。本论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调查测试卷,共调查长春市双阳区四所农村学校的学生共236人,教师34人,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不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数学符号的内涵挖掘的不够深刻;对于用字母表示一般性理解的不好;对于一些新的题型,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对于更加抽象的推理,也很难理解;对于一些数学思想,比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掌握的不好;多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落实在卷面上,很难得到分;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对于初中阶段数学符号的来源与作用了解的不够全面。针对此现状,本文又对长春市双阳区的一所城区学校,即学生共221人,教师17人进行了对比调查,通过对比找出了农村学校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一线工作的农村教师偏年轻化,教学经验比较少,在数学符号教学方面有意讲解的意识较薄弱,数学符号的书写上、各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上抓的不实;二是农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这就导致整个学习氛围不浓烈,多数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没有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针对农村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本文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大方面给出的教学建议。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提升自己对数学符号的认识,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即阅读教材;课上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主要是目标、习题、作业分层,然后主要从解释符号蕴含的意义,多种语言的相互转化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符号意识;课后学生和教师都要认真进行反思。本论文为了检测提出的教学建议是否有效,编写了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对实验前后每个年段的两个班级课后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还有对观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综上发现按照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农村学校初中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