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为改善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滑坡”状况,美国兴起了一场由学生家长、教师、政客、商人等“教育门外汉”自发组织和领导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回归基础”(Back to Basics)教育运动。这场改革受到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并在部分州政府及教育机关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教育运动。“回归基础”教育运动强调基础知识,严明课堂纪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改善了教育环境,提升了美国当时的基础教育质量,其采取的部分措施也长久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要目标,本文以“回归基础”教育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运动的发展过程、所起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几点借鉴和启示,促进其更好发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产生背景。通过对美国政府“信任危机”、经济滞胀以及现行教育突出问题的分析,梳理总结运动产生的外部推动因素和内部动力。第二部分梳理“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兴起、展开和衰退,在“展开”这一节,系统介绍运动的三个主要内容:教育问责制(Accountability)、最低能力测试制度(Minimum Competency Testings)和基础学校(Fundamental School)及其发展情况,“衰退”则主要讨论运动在教师、评价、MCTs、基础学校四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探讨“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影响。该运动不仅迅速席卷美国各州,提高了基础教育的质量,而且,教育问责制和最低能力测试制度在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中持续发挥作用。第四部分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与“回归基础”教育运动的经验,探讨该运动对我国课程改革产生的三点启示:警惕“轻视知识”教育思潮、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