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钢丝绳牵引过程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织钢丝绳由于其独特的编织结构,强度高、防扭性强、柔韧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张力架线施工中。架线作业过程中,编织钢丝绳使用工况复杂,反复受到拉伸、弯曲、扭转等多种载荷综合作用,且其工作环境恶劣,常被酸雨侵蚀,砂石、绳体脱落物等杂质黏着进入绳体,在上述因素共同影响下,致使绳体磨损,加速疲劳断裂失效。研究表明绳丝表面磨损对绳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是造成绳体过早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编织钢丝绳被卷绕牵引经过卷筒过程中受载最为复杂、绳体最易发生磨损。因此,本文以YS9-8×19编织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开展编织钢丝绳牵引过程力学及磨损断裂失效机理研究,为绳体寿命预估及牵引机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借助报废绳体进行磨损和断丝机制分析:对架线施工现场报废的牵引用编织钢丝绳进行拆股试验和样本制备,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分析。观测磨损、断丝位置,并对磨损表面及绳丝断口进行微观形貌、组织结构、能谱检测分析,结合摩擦学原理分析确定其磨损及断丝失效机制;并依据磨损位置将绳体磨损分为外部磨损和内部磨损两种。(2)外部磨损研究及其磨损量模型构建:绳体“绕进-绕出”牵引卷筒依次经过“直线-过渡-弯曲”三种状态,绳体与卷筒绳槽间接触磨损属于外部磨损,分析钢丝绳在此过程中张力变化规律,探索其最大张力位置和张力变化规律,构建“绳-轮”接触模型,对绳与轮槽间接触点个数和接触点应力进行求解;根据N·B·克拉盖尔斯基固体疲劳磨损理论,结合张力架线实际工况,构建牵引过程相对磨损量模型I,分析影响外部磨损因素。(3)内部磨损研究及其磨损量模型构建:牵引过程中钢丝绳股间丝、同股芯丝与内层丝、内层丝与外层丝之间的接触磨损属于内部磨损。结合绳体结构及其受载特性,确定股间丝的接触磨损是内部磨损最主要形式;分析卷绕过程股间丝接触状态,计算内部接触点个数、牵引过程股间丝于过渡段和弯曲段微动距离、接触点接触压力;基于此,构建两种内部磨损量模型:基于磨痕几何特征,构建股间丝磨损量几何计算模型W_j;基于Archard粘着磨损理论,构建股间丝磨损量理论模型W_l,并获得影响内部磨损主要因素。(4)卷绕牵引过程摩擦磨损试验:以YS9-8×19编织钢丝绳为样本,借助钢丝绳弯曲摩擦磨损试验装置,模拟卷绕牵引过程,对绳体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对实验样本磨损、断丝位置及其宏观、微观形貌进行检测,并与实际工况报废样本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对绳丝磨损宽度、深度进行检测,获得试验磨损体积,并计算两种内部磨损模型的磨损体积,对比试验值和计算值,验证内部磨损模型正确性;对比不同轮径下内、外磨损程度,验证外部磨损、内部磨损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从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异同入手,着重分析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理论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优越性,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进程 Starting wi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
为迎接建国60周年,纪念《农机化促进法》颁布实施5周年,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机推广、农机监理系统的精神文明、行业文化建设,活跃和丰富广大农机推广和监理人员的文化生活,提高
期刊
综述了最近几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研究的负极材料主要有:改性碳材料、氮化物、硅化物、氧化物和新型合金。通过引入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碳材料的可逆容量、循环性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一、引言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包括人们相互影响的行为、共同遵守的规范和标准、
在人类发展的岁月长河里,各族人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足迹。历史文献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对研究人们早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深远意义。藏族是我国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并且拥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人民创造了极具特色的高原文化,在多个领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文历史文献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和藏传佛教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藏文历史文献历史悠久,每一次的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参与国际垂直分工时,大多接受来料加工,采用OEM的生产方式,处于全
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一、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现实社会中,少数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思想上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上,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
配制了一种螺噁嗪光致变色聚丙烯酸酯涂料。研究了涂料的光致变色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涂膜在紫外灯照射下由无色变为蓝色,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而且,紫外灯连续照射8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