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译者地位开始逐渐得到承认,并且日益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活动的主体,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原文的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理论体系,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赛尔。接受美学于70年代后期兴起于西方翻译研究界,在8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翻译研究界崭露头角,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文学翻译的过程,主要运用于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和读者的接受。翻译活动作为语言与文化的双重交流,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分别是理解过程和创造过程。在理解过程中,译者作为特殊的原文读者,有着对原文文本的“期待视野”;创造过程中,译者则扮演译文作者的角色,必须始终关照译文读者,并且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将原文进行翻译。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以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著名散文集Walden为例,选取了徐迟的译本《瓦尔登湖》和李继宏的译本《瓦尔登湖》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这两个译本在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本文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作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否体现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并是怎样运用的;同样作为文学翻译的译者,徐迟和李继宏在发挥译者主体性时有何区别?本文通过译例分析,阐释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扮演读者和译者的双重角色,并且着重探讨了译者在创造过程中如何处理语言、文化等信息的转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为译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并且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研究发现如下: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使用不同的方法具体化文本的不确定性,此论文研究的两位译者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对译文进行创作,对读者“期待视野”的侧重在于他们使用的词语,成语等体现了不同时代读者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并分别对读者产生不同的效果,而相比徐迟的译本,李继宏的译本更能帮助当代读者更好地理解梭罗的思想;徐迟的译本创作于建国初期,汉语刚刚经历了白话文运动的洗礼,他的译本符合当时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期望。然而汉语进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李继宏的译本具有时代性,更能迎合当今读者的“期待视野”。首先,他的译本中解释了徐迟译本中很多困扰读者的模糊的,有歧义的词;其次,他在译本中增加了徐迟译本中没有的文化知识,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最后,他用现代常用词取代了徐迟译本中的“过时词”,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梭罗的思想和瓦尔登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