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2014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37万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以良好的经济形式为构架,高脂高能饮食、新的生活模式为动力,推动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而且令人堪忧的是我国青年患者占比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被广泛熟知。随着各方学者的深入探索,肠道菌群与我们已知疾病的隐藏关系逐渐显露,它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也渐渐清晰起来,但其具体机制仍需我们继续探索与完善。遂本文主要探究益生菌对合并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希望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干预疾病的发展,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使病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满意度。目的:探究患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病人,在其围手术期应用益生菌制剂,在血糖调控上能否起到有益作用;是否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等,并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分组及治疗:2017-06至2018-11期间,选取60名收治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结直肠外科的符合设定标准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饮食、肠道准备、留置导尿管及鼻肠管,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后病人统一禁饮食、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待病人排气后根据临床情况逐渐过渡饮食到正常,在术后病人禁饮食期间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在上述条件下,观察组增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210mg*24粒;用法用量:温水送服,每次3粒,每日2次;用药时间:术前3天至术后1周,且手术当天及术后24小时内暂停服用。)2.观察指标: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并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分离培养,以确定和比较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监测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包括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如切口化脓、吻合口瘘、肺炎、尿路感染);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文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关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肠道菌群变化: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菌和肠球菌数量经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入院时升高(P<0.05);观察组中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数量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的数量分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更多,而对照组大肠埃希菌的数量更多(P<0.05)。2.空腹血糖变化:入院时两组空腹血糖均值比较,对照组(6.79±1.25)mmol/L;观察组(7.00±1.16)/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入院当天测定结果(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同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的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3.术后恢复情况:对照组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约手术后第(2.93±0.87)天;观察组约手术后第(2.20±0.9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名患者中感染并发症总数8例,包括切口化脓2例、吻合口瘘2例、术后肺炎3例、尿路感染1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总感染并发症例数为2例,即1例切口化脓及1例吻合口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可能破坏肠道稳态,改变菌群丰度,也会使患者血糖升高。2.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增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术后血糖调节作用不明显,但能改善益生菌丰度从而纠正菌群失调,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缩短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