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站点降水资料,采用多种气候诊断方法研究了夏季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与欧亚遥相关型(EU)在年际尺度和30-60d低频尺度上的不同配置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年际尺度上,EAP与EU两种遥相关型是相互独立的,在近60年中这两种遥相关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03。依据上述两种遥相关型的变化特征可将二者的配置划分为以下四类:EAP和EU均活跃且位相相同(第Ⅰ类配置)、EAP和EU均活跃且位相相反(第Ⅱ类配置)、仅EU活跃(第Ⅲ类配置)和仅EAP活跃(第Ⅳ类配置)。EAP与EU呈现不同配置类型时,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不同,进而造成了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差异。当二者之间是第Ⅰ类配置时,正位相年降水异常分布呈北方型,雨带以长江流域为界,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异常偏南风控制,反之亦然。当二者配置为第Ⅱ类时,EU为正位相、EAP为负位相(EU为负位相、EAP为正位相)时,长江流域多雨(少雨),对应的环流场在长江以南为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异常,在长江以北为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使得该区域上空存在强的辐合(辐散)。当仅EU活跃(第Ⅲ类)时,正位相(负位相)年长江中上游河套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偏少),华南降水偏少(偏多)。当仅EAP活跃(第Ⅳ类)时,若EAP为负位相,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雨带呈东北-西南走向;而EAP为正位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2.在30-60d低频尺度上,选取贝加尔湖和菲律宾为关键区来表示低频EU和EAP的变化。根据上述两个关键区的低频变化特征将低频EU和EAP的配置划分为以下四类,且对应的低频降水场上呈现如下特征:(1)当两个关键区同为波峰时(配置Ⅰ),低频位势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表现为“-+-”异常分布,异常中心分别位于欧洲、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即低频EU遥相关型;东亚从低纬到中纬呈现出“+-”的异常分布,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南海菲律宾附近和日本上空,即低频EAP遥相关型;同时,注意到EU型位于鄂霍茨克海的负异常中心和EAP型位于日本上空的负异常中心相叠加。此种配置下,在低频降水场上雨带呈东北-西南走向,黄淮、江淮、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异常偏少。(2)当贝加尔湖为波峰、菲律宾为波谷时(配置Ⅱ),低频位势高度场上,欧亚地区呈现“-+”分布,异常中心位于欧洲和贝加尔湖地区,此时位于鄂霍茨克海的负异常中心较弱;东亚地区为从低纬到中高纬“-+”分布特征,异常中心位于南海菲律宾附近和日本上空。该配置对应的低频降水场的特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而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内蒙古降水偏多。(3)当贝加尔湖为波谷、菲律宾为波峰时(配置Ⅲ),低频位势高度场上,欧亚地区呈现“+-”分布,异常中心位于欧洲和贝加尔湖地区,此时位于鄂霍茨克海的正异常中心非常弱;东亚地区为“+-”的高度异常分布。低频降水场呈现出与配置Ⅱ相反的分布形式,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内蒙古降水偏少。(4)当两个关键区同为波谷时(配置Ⅳ),低频位势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表现为“+-+”异常分布,正负异常中心分别位于欧洲、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东亚从低纬到中纬呈现出“-+”的异常分布,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南海菲律宾附近和日本上空,同时,EU型位于鄂霍茨克海的正异常中心和EAP型位于日本上空的正异常中心相叠加。此配置下,低频降水场上表现为内蒙古和四川东部降水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