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费用是注册会计师和委托客户之间联系的“经济纽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证券交易会要求披露外部审计费用以来,西方学者对独立审计市场与市计费用有关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审计费用角度探讨了独立审计市场监管、执业状况。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被要求披露审计师报酬,注册会计师的报酬从隐秘走向公开。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和对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发展、需求、执业质量、风险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两个实证模型。模型1主要探讨上市公司年度审计费用的决定因素,模型2主要探讨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模型回归采用的数据均为公布2001年度的审计报酬以及其他财务等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抽取的384家样本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费用和客户资产、经营规模、事务所规模显著正相关;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费用较高,但审计质量并没有提高;提供专项审计或管理咨询服务的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显著偏高,上市公司有利用这些服务收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在有中期审计和专项审计或管理咨询的公司,注册会计师初次审计存在一定的“削价”行为;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市场自发形成审计价格下限,但没因此促成审计质量自发的提高。